清晨,茂南羊角禄段古荔园迎来了一批慕名而来的画家游客。成片古荔枝树林里偶尔传来几声鸟鸣。
画笔勾勒树枝原态、相机合影古荔树,他们又将前往古荔园附近的荔枝现代化产业园参观荔枝种植的“智慧化”。
从古到今,在荔枝产业现代化的浪潮下,古荔园、古荔树应如何焕发新生机,擦亮古树荔枝品牌?让我们一同再次走访禄段古荔园,探寻一二。
(视频|现场探营禄段古荔园,时长共1分11秒)
古荔树如何焕发新生机?|禄段古荔园·古荔树守护者②
在荔枝林里忙碌,是何水兴的常态。
前几天他刚刚喷洒完一轮药肥。天刚亮,他又上山察看自家130多棵糯米糍。
13年前,茂南区羊角镇禄段村人何水兴回乡继承父业,矮化自家黑叶,嫁接了糯米糍。“当时糯米糍比黑叶更有市场优势。”他说。
何水兴向记者介绍自家糯米糍荔枝的嫁接、管理。
村里大规模种植荔枝年代,他记得父亲从禄段古荔园里的古荔树上圈枝了黑叶,拿回家种下。现在虽已矮化、嫁接,但几十年粗的树干仍在为新品种糯米糍源源不断地运输养分。
古荔树上的新枝条。
经过13年的精心管理,何水兴的糯米糍年产量稳定,平均每年每棵树有100斤果,价格也相对稳定,均价有15-20元/斤。又因品质好,“回头客”较多。
在何水兴看来,糯米糍比黑叶、白蜡有市场优势,他准备把家里的其他黑叶、白蜡嫁接改良为鉴江红糯、冰荔。
何水兴的糯米糍长势喜人。
荔枝是经济作物,嫁接改良荔枝品种是增加农户种植和管理好荔枝信心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茂名市持续发力推进荔枝品种改良,禄段古荔园保存着不少传统荔枝品种,堪称“荔枝活化石”。禄段古荔园有古荔树361棵,主要以黑叶、白蜡为主,已知国内树龄最老的荔枝树就在这里,品种为黑叶。
广东甜百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龙进专注销售古树荔枝和老树荔枝近10年,他认为古树荔枝不愁卖,仅是老树荔枝的价位就比普通荔枝高出1倍到2倍不等。
古树荔枝挂枝头,等待成熟。
“古树荔枝与普通荔枝营销相比,主要是口感优势。荔枝树越老,枝干越大,树根越深,吸收的大自然元素越多,营养价值越高,口感越好。”2014年以前,苏龙进曾在羊角大同村和禄段村以整棵形式承包黑叶古荔树来送礼荔枝,以老顾客居多,且客户之间口口相传方式也为古树荔枝累积了口碑。
2014年以来,苏龙进深耕荔枝品牌打造,他希望通过政府指导,商会、协会机构协力,推动大众对古树荔枝的认知,进一步厚植茂名荔枝品牌的历史底蕴。
“关键要把控好品质,品质影响品牌宣传,好的品牌助力提高农户收入、农户种植管理的积极性,吸引更多年轻人才回流。而好的品质在于长期管理。”接下来,他准备花大力气提高古树荔枝品牌传播力,分享优质的古树荔枝,沉淀品牌品质。
为保护好园内的古荔树,禄段村已将全部古荔树流转回村委会统一管理、统一维护。
禄段村党支部书记何亚柱介绍,流转回来后,村里今年将通过“荔枝定制”模式,整合农业、企业、文旅等资源,促进荔枝销售,实现品牌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当前,村里正快马加鞭施工硬件设施,包括道路两旁的荔枝文化装饰,准备将禄段古荔园与现代的荔枝产业园结合打造一条“从古到今”的旅游精品路线。
禄段村随处可见古荔树。
“让更多人亲临其境,让他们在古荔树底下感受品赏古树荔枝的新鲜感”。这是禄段村民的热情招待。
“来了才知道茂名有这么一片原生态的古荔枝树林。”“茂名的古荔树,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印记,他们是美术创作的好素材。”……禄段古荔园往年吸引了不少画家、文学作家前来创作,外观苍劲虬结的古荔树给他们营造了广阔的审美空间。
禄段古荔园里的古荔树,外观苍劲虬结。
廖君便是其中之一。他是禄段古荔园的常客,潜心挖掘禄段古荔园文化已有20多年,认为禄段古荔园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国内的唯一性、不可再生性、不可复制性。
禄段古荔园武馆园里的一棵古荔树,因结果两个品种:黑叶、妃子笑,被人称为“情侣树”。
园内一棵千年古荔树“情侣树”曾出现在他的文学作品里。“这棵树生物基因强大,一树两品种,传说羊角禄段人在一千多年前就掌握了荔枝树嫁接技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研究员廖君认为,故事传说增加了禄段古荔园的人文内涵,带给他宝贵的创作题材,应唤起群众对古荔树的保护意识,由政府统一规划保护,形成茂名地区古荔树保护联盟机制,树立岭南古荔的品牌。
禄段村老荔农给记者介绍老荔树嫁接情况。
“情侣树”结果两个品种:黑叶、妃子笑。“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厚彬告诉记者,他们目前的调查偏向认为,茂名地区尚未系统性地发现妃子笑古树资源,这棵“情侣树”的妃子笑应该是当地从外地拿回来再嫁接上去的。
禄段古荔园古荔树千姿百态。
陈厚彬也留意到目前已知树龄最老的荔枝树在禄段古荔园,树龄已超过1900年,是一棵黑叶荔枝树。
“现在存活的1900年以上的古荔树屈指可数,我觉得黑叶这个品种是茂名地区进化出来的一个有特色的荔枝品种。全国黑叶种植面积最高峰时达300多万亩,我认为都是茂名的黑叶开枝散叶形成的后代。”他呼吁不要对古荔树进行回缩和嫁接,每一棵古荔树都他独特的资源特点,应该让古荔树保留自己原来的品种。
“每一棵古荔树都是珍贵的种质资源,我们要想方设法保护古荔树的原本生态。”陈厚彬说。
禄段古荔园有古荔树361棵,是宝贵的种质资源财富。在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禄段古荔园应如何借助古荔树众多优势,找准自身定位,焕发古荔树新活力?为此,南方日报记者采访到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厚彬,为古荔树保护出招。
南方日报、南方+:您认为禄段古荔园在植物学上有着哪些历史价值?我们应如何保护好古荔树?
陈厚彬:我们要把禄段古荔园放到全国范围的区域去看。今年我们团队在《自然-遗传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专门研究了荔枝的起源、传播和进化过程。
里面提到荔枝起源于滇东,沿着珠江水系经过广西、广东传播到福建。之后可能再沿着长江传播到长江的上中游,包括涪陵、泸州、宜宾和乐山。在这条传播路线上都可见到古荔树。茂名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荔枝在茂名地区通过变异和选择,进化形成了地方特有的一些品种资源。
现在茂名种植荔枝的面积在全国来说规模最大,而且留存下来的集中种植荔枝的古荔园在全国来说应该是最多的,反映了荔枝在茂名地区的适应性强,茂名的气候、土壤、水质适合荔枝长期生长,所以千年以上的古荔树数量也不少。
那么我们要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历史文化放到第一位。每一棵实生的古荔树都有自身独特的种质资源特点,我们要把禄段古荔园的品种资源保存下来,即使有些品种现阶段似乎跟不上市场需求,我们尽量不要嫁接换种,保存古荔树的原本生态。像禄段古荔园这样宝贵的种质资源集中地,建议把它纳入到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制定保护技术规范,按照统一的方案去保护和管理。
【统筹】刘俊 罗丽贤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杨金凤
【摄影/视频】刘栋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