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首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发布

南方+ 记者

近日,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人民银行汕头市中心支行的推动下,广东华兴银行编制并发布了《广东华兴银行2021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据南方+记者了解,环境信息披露,是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将其环境影响及环境表现相关信息公开,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过程。

该报告作为汕头市金融机构发布的首份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一次创新实践,在粤东西北地区实现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三个率先”。

对火电行业率先开展气候与环境风险压力测试

气候与环境风险压力测试可以进一步帮助银行预判高碳行业信贷业务面临的环境和气候风险,从而及早采取科学的缓释措施。

根据报告,该行针对火电行业率先开展了气候与环境风险压力测试,通过设置压力情景和承压指标以及长达十年的压力测试期限,从短、中、长期研究分析气候转型风险对该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

测试结果显示,该行与火电行业相关的环境与气候风险仍处在可控范围内,对整体不良贷款率及资本充足水平影响有限,未来该行将对高污染、高排放的八大行业进行投融资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新增贷款。

在城商行中率先开展全行范围碳排放测算

该行通过统计含税费单、相关部门台账等,测算出2021年度全行范围自身经营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自然资源消耗,有助于摸清“碳家底”,为制定明确的碳减排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该行已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办公、绿色培训、绿色宣传等行动,营造绿色办公、低碳生活氛围。

在粤东西北地区率先发布最新年度相关报告

报告从环境相关治理结构、政策制度、产品与服务创新等对投融资活动、经营活动的影响,绿色金融创新及研究成果等方面,全面、精细地展示了银行机构主动应对气候环境风险、支持“双碳目标”的举措与成果。

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141.16亿元,较上年增加57.54亿元,增速达68.81%,高于全行各项贷款余额增速51.64个百分点。该行绿色信贷投向分布在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和绿色服务,并实现了较好的环境效益,折合实现减排二氧化碳当量约35万吨。

对于本次报告发布的意义,人民银行汕头市中心支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金融机构对外披露自身经营活动、投融资活动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以及气候环境因素对授信客户信用风险变化的影响等相关信息,不仅可以提升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风险管控水平,更有利于推动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中介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加速经济和金融的绿色化进程,进而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人民银行汕头市中心支行也将以推动开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为契机,大力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记者】吴利婷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消防

编辑 肖俏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