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广东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的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团队再次前往西藏墨脱县格林村的原始森林对当地不丹树展开调查,并测得此前发现的大陆内最高树“辛达布”不丹松的具体“身高”。
“辛达布”大树所在的区域。
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负责人李成告诉南方+记者,“辛达布”在门巴族语言当中意味着“神树”,“辛”是树的意思,“达布”则意味着神。2021年底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联合国内遥感与测量领域专家郭庆华团队一起,组成联合调查队,对西藏墨脱县格林村所在区域的不丹松进行准确全面的测量。经与当地的门巴族向导商量,将位于格林村经准确测量的这棵最高不丹松大树取名为“辛达布”。
测量团队合影。
而自今年4月28日,科考团队再次前往墨脱,利用十日时间,通过激光雷达技术最终确定大陆最高的不丹松高度确定为76.8米。至此,中国大陆范围内新一代的“树王”诞生,刷新了原来贡山县72米秃杉的纪录。
九年前初见“辛达布”提出最高树猜想
最早见到“辛达布”时的场景
2013年10月的一天凌晨,李成夜宿在西藏墨脱县格林村格林盆地内只有三户人的小村庄,在前往西贡河流域放置红外相机途中发现凌晨的格林盆地美如仙境,几棵参天巨树在云雾中显得格外突出,便拍下了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树照片,由于时间紧迫,拍下照片便赶往原始森林安装红外相机。但从此埋下了在墨脱县寻找和测量最高大树的梦想,“这几颗不丹松会不会是中国最高的树?”
测量团队在“辛达布”所在的山地雨林开展测量工作。
随后2014年李成在果壳网上发表了文章,对藏东南地区可能存在中国最高树木提出了猜想。此后,为印证这一猜想,李成曾和团队于2016年和2018年多次进入墨脱县进行测量,但由于设备精确度不够准确,未能获得准确的数据。
精准测量十日,中国大陆树王诞生
由于疫情的影响,团队原本计划2022年2月进行的测量工作最终于4月28日开始,持续到5月8日,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测量。由于地形复杂,身处尚未被开发的原始森林当中,路面崎岖,地形凹凸不平,测量团队只能依靠当地向导徒步行进到测量地点。除此之外,天气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雨林气候,时常的瓢泼大雨会影响测量工具的使用,于是历经10天,通过对测树方法的校准核实,最终确定最高的不丹松高度确定为76.8米,至此,中国大陆范围内新一代的“树王”诞生,刷新了原来贡山县72米秃杉的纪录。
格林盆地清晨的薄雾。
李成表示,这次测量是自己梦想走向现实的一步,但“辛达布”的发现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因为‘辛达布’曾因地震或其它因素树身是折断过的,这就意味着还有更高更完整的树木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墨脱那些遥远的群山中,可能会打破测量纪录。”
从树根部位仰视“辛达布”
此外,科研团队在“辛达布”树身上,发现了节茎石仙桃、耳唇兰、眼斑贝母兰、匍茎卷瓣兰、墨脱越橘、小尖叶越橘、中型树萝卜等多种附生保护植物与墨脱特有植物,构成了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展现了生态系统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同时进一步证实了“辛达布”所在的墨脱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区域具有极高保护价值与文化意义,有待后人对此区域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记者】徐勉
【实习生】刘祖凤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