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事博物馆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境内唯一一座“海事”专题博物馆,广州海事博物馆订阅号“海事学堂”将与大家分享“海事”相关知识,敬请关注哦!
广州海事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七海扬帆——唐宋时期的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相信来过的观众朋友们都看过啦,展览创新性地选择以唐宋时期为时代背景,还原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扶胥港的繁盛景象,为我们展示广州千年商都的重要地位,弘扬延续千年的中华海丝精神。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七海”呢?
“七海”
“七海”的概念最早源于9世纪阿拉伯人雅库比的《阿巴斯人史》,以及10世纪马苏第的《黄金草原与珠玑宝藏》,里面分别提到从阿拉伯地区到中国需要经过的七个海区。
在雅库比的《阿巴斯人史》中,七个海分别是法尔斯海、啰啰海、哈尔干海、箇罗海、石劯海、军突弄海和涨海。而在马苏第《黄金草原与珠玑宝藏》中,七个海的名称则为波斯海、拉尔海、哈尔康德海、箇罗海、军突弄海、占婆海和涨海。虽然二者所述略有区别,但总体对应到现在的各个海域是基本一致的。
根据两篇典籍记载的“七海”,经过考究其实分别就是现在的波斯湾、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安达曼海、马六甲海峡、暹罗湾和中国南海七个海域。
“七海扬帆”
不仅如此,在中国唐代贾耽(730-805年)的记述中,也有“广州通海夷道”,恰好就是从广州出发到波斯湾的航线。也就是说在同一历史时期里,中国人、阿拉伯人都用各自的方式记载了双方的航路,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有如此清晰的记录,说明当时双方有着频繁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可以说,“七海”“广州通海夷道”浓缩了中国和阿拉伯地区友好交往的方方面面,展现了唐宋时期千帆过洋、商舶汇聚的伟大时代,此为“七海扬帆”之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