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有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和活动都方便多了。”近日,来龙岗区南湾街道吉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杨先生,对在服务窗口几分钟办完网上申报事宜欣喜地说道。
近年来吉厦社区党委在建好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持续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枢纽功能,整合资源,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龙岗第一课吉厦社区教学点、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安心驿站、长青老龄大学等,围绕党员群众需求,开发党群、政务、健康、文体、教育、科普等综合性服务,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便捷、完善的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吉厦社区党委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枢纽作用,以党员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在大厅服务窗口设置服务热线,24小时为居民提供资讯类、办证登记等便民服务,实现群众求助“马上办”。
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贴近党员群众需求,整合资源提升为民服务实效
进入吉厦村,沿着村道往里走200米,再向右拐进一条巷道走100多米,就来到了吉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栋玻璃幕墙的气派建筑,共6层,除四楼为工作人员办公场所外,其余4层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场所。
走进大楼一楼,就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大厅墙上的“凝聚党心、服务群众”八个白底黑字醒目大方,这也成为该党群服务中心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着重从‘心’上下功夫,提升为民服务实效。”陆国雄说,办事大厅强化“党建引领、为民服务、基层治理”功能,全面推动党务、政务、便民服务“一窗通办、全科服务“。
目前,吉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供服务的有上下4层,面积超2400平方米,设有办事大厅、社区志愿服务站、多功能室、妇女儿童之家、心理辅导室、婚育学校、青年民兵之家、四点半课堂、健身室、亲子乐园、辅导培训室、老年活动中心、大会堂等多个功能空间,成为集服务、管理、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开放式、多功能的党建工作综合平台。
笔者看到,办事大厅设4个服务窗口,可分别办理区级政务事项、街道社区服务事项。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该办事大厅办理业务量1303件,为居民提供了残疾少年儿童救助服务补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发放、申请学位及信息卡等民生微实事服务,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笔者在现场看到,尽管临近下班时间,仍有不少居民前来咨询网上办件受理审核流程,现场办理居住证续签等事宜。
来到党群服务中心二楼、三楼、六楼,这里的多功能室、社区志愿服务站、健身房、儿童亲子乐园、龙岗图书馆吉厦分馆、老年活动中心、大会堂等功能空间,则为社区党组织、群团、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群众提供了服务、交流的平台。而为最大程度利用这些功能空间,党群服务中心充分整合辖区资源服务群众,采取综合利用、一室多用、资源共享,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力争更加贴近党员群众的需求。
以二楼多功能室为例,功能室经常举办读书会、妇女儿童活动、义工季度表彰、安心讲堂、结对共建、四点半课堂等服务惠民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及专职党群工作者的党性修养和党建工作能力,织密党员群众之间的“连心网”。
其中,在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党群服务中心对未复学的学生们“停课不停学”,每周六开展初高中数理化难题解答辅导,着实发挥了中心在特殊时期服务群众不停歇的作用;另外,每个周末由社区党委、支部书记作为主讲人开展的“小吉人”读书会,围绕党性教育、传统文化、亲子关系、社区发展、党建工作等主题,展开讨论交流,从去年至今已经开展了20多场,让不同群体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吉厦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枢纽作用,以党员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在大厅服务窗口设置服务热线,24小时为居民提供资讯类、办证登记等便民服务,实现群众求助“马上办”。在大厅开辟自助服务区,摆放自助服务终端一体机、社保自助服务终端等自助设备,为居民办理业务提供便利。同时整合群团力量,组织党员志愿者进社区、进小区,开展“微心愿”“微公益”“爱心接力”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以中心为主阵地、以党员志愿者队伍为引领的“红色服务圈”,受到居民广泛好评。
“当前,我们正结合中心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开门纳谏,广泛收集中心管理使用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中心的服务能力。”吉厦社区党委书记陆国雄表示,一直以来,社区党委把群众满意度和参与度,作为衡量党群服务中心效能发挥的标准,建设居民喜欢的家门口服务阵地。
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在图书馆探索特色做法,助力考研学子圆梦
“在南湾街道组织部的大力推动下,我们按照布局体系化、功能综合化和有人气、有活力的目标要求,因地制宜,设置各功能区域,努力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党员群众共享的学习服务活动公共平台。”陆国雄介绍,目前中心功能合理,配套齐全,近2万居民在家门口可以享受便捷、完善的服务。
在众多功能室中,二楼的龙岗图书馆吉厦分馆,就是党群服务中心对外的一张响亮名片,不但吸引众多考研学子前来学习备考,也增强了居民与党群服务中心的黏性。借助图书馆的资源优势,用心用情用智做好社区服务,这也是吉厦社区党委想群众之所想的生动实践。
在助力考研学子圆梦路上,社区居民王伟城就是例子。2018年6月从南开大学毕业、来到吉厦社区与家人团聚和工作的王伟城,因一个偶然机会发现了图书馆,在追逐考研梦的三年备考时间里,只要有时间就来图书馆读书、复习。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伟城在去年3月考上中山大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值得关注的是,期间王伟城还被邀请担任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协助管理图书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
除在图书馆举办读书研讨、文化大讲堂等活动,丰富党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外,开放式的图书馆也成为周边居民重要的学习交流阵地。在党群服务中心的统计中,不乏居住横岗、罗湖的居民来此阅读、自习。为给来馆居民提供便利,党群服务中心还提供微波炉为自备午餐的居民提供方便,助力他们充电圆梦。日前,笔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安静、宽敞、明亮、舒适,充电插座、饮水机、无线网络、电脑、空调等一应俱全。在阅览室,不少年轻的脸庞伏案于书桌前,埋头奋笔疾书。
“我们图书馆在2018年4月创建,当时只有借阅室、阅览区2个区域共300平方米,扩建后的图书馆分区功能更明显,把成人、青少年、亲子阅读空间独立开来,面积达500平方米,吸引更多年轻人来这里学习。”龙岗图书馆吉厦分馆工作人员陈柳燕表示,目前馆内拥有藏书2万余册,按照阅读人群和书籍内容将图书分为4个类别,所有图书实现全市通借通还。“尽管图书馆偏安社区一隅,但这里人气旺,去年全年举办活动15场,借出书籍2.6万本,周末高逢时借书可达400本,平均每月借书达3000多本,加上举办的各种‘读书会’活动,在社区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
除了为居民提供“充电”场所,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把资源链接到图书馆,增强居民与党群服务中心的粘性。在图书馆的书桌上,摆放图书馆自制的投稿作品小展板,展板里的画作、诗歌、散文等作品,均为党群服务中心疫情期间开展的线上各项活动成果。“这些作品被选登出来,摆放在书桌显眼位置,供居民分享、阅读,也让作者充满自豪和成就感。”陈柳燕说,为了给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图书馆还自制了电子书推荐板,放置书桌不同位置,居民只需扫二维码即可阅读,同时还设置了漂流图书角落,供居民捐赠和交流书籍。
“我们要力争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服务群众的温馨家园。”陆国雄表示,社区党委在建好用活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将持续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功能布局、探索特色做法、聚焦资源共建、拓展群众活动,真正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基层党组织服务于民的阵地,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
【策划】凤飞伟
【撰文/图片】梅云霞
(个别图片来自吉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