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在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公路局主办的第一届“最美公路人”推选宣传活动中,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北城养护所石马养护站副站长骆卫海获评“最美公路人”称号。
“这份荣誉离不开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谢谢大家!”面对大家的夸赞,骆卫海一如既往地谦虚。
在29年的公路人生涯中,骆卫海还获得过许多荣誉:“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广东省交通技术能手”“感动交通人物—最美南粤交通工匠”“广东十大最美公路人”“广州市劳动模范”、广州市“新时代广州基层百姓宣讲团”宣讲员……他怀揣着自己的公路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初心不改。
骆卫海
扎根公路一线的“开拓者”
骆卫海出生在粤北山区一个普通公路家庭,受父母公路情怀的影响,1993年交通技校毕业后到北城养护所工作,由一名机械操作手逐渐成长为技术全面的公路养护能手。“遇到问题,理性分析,准确判断,迅速解决”,对于公路出现的诸多日常性问题骆卫海应对自如。
“敢于担当作为”是同为共产党员的父亲留给骆卫海的精神财富。在备战全国挖掘机技能比赛期间,训练中的骆卫海肾结石突发,腰酸疼痛让他精神难以集中,甚至一度产生过退赛的想法,“但一想起党旗下的誓言,想起自己代表的是广州公路人的形象,我就对自己说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最终,骆卫海出色完成了比赛,荣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
谈起参与过的公路建设项目,他如数家珍:广东省第一条超一级公路广从路、广花一级公路改造、G106国道公路改造、S267省道改造……长期活跃在公路建设养护第一线的他,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公路事业的突飞猛进。
使用标线车划设道路标线
多年如一日,骆卫海已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应急抢险了。其中,2010年,他在台风“凡亚比”登陆时作为抢险突击队的一员前往茂名抢险救灾的经历令他记忆最深。他驱车前往灾区,花了整整12个小时,到了那已是深夜两点多,只能窝在车里休息。第二天一早,他便立马投入到应急抢险工作中。当时,有一个走了一天路没吃东西的老婆婆问他要吃的,看到老人可怜的样子,他心里酸酸的,连忙把身上带的面包和八宝粥全都给了她。这次经历也更坚定了他要尽快协助打通救援通道,将救援物资早日送到灾民手中的心。骆卫海和队友们连续奋战5天后,顺利打通救援生命通道,提前一天完成抢险救灾任务,得到省交通运输厅的好评。
养护事业发展的“引领者”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作业环境危险系数高是公路养护工最真实的写照。朋友同事曾经好奇地问:“阿海,是什么力量让你能坚守公路一线这么多年?”骆卫海默默一笑,并不言语,继续用行动书写公路人“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职责和使命。
为了能更好地为交通事业作贡献,从中技到大专、再到路桥专业本科,刻苦好学的他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骆卫海还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专业知识,考取多个特种作业操作证,取得高级养护技师资格。
担任路灯养护队队长期间,他对路灯控制系统技术进行升级改造,达到低碳环保、经济安全和操作方便的目的,保障养护辖区路段年均960万车次的夜间安全出行。
春运期间进行路灯线路抢险(右一)
在骆卫海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后,北城养护所成立以骆卫海命名的“骆卫海劳模创新工作室”。他积极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组织养护工法研究、青工“五小”探索,着力为青年提供良好的工艺、技术创新平台。他为人亲和,没有架子,对于年轻人的请教有问必答,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海哥”。
说起自己的“师傅”,养护青年钟伟涛满眼敬佩:“海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经常鼓励年轻的公路养护人要发挥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拓荒牛’精神,将创新发明应用于养护工作实际。”在骆卫海的言传身教下,钟伟涛深受鼓舞,敢想敢试,发扬创新精神,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努力实践收获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此外,骆卫海指导开展的“利用电源逆变器在路灯养护工作中推广应用”项目和“首创巧用高压喷气枪,大幅提高清缝效率”项目,分别被共青团广州市委认定为2016年、2017年广州市青工“五小”创新项目;指导研发的项目“巧改下水道综合养护车解决桥梁伸缩缝清理及扬尘问题”,在广州市总工会、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开展的“较真功、展才华”第五届广州市职工发明创新大赛中,获优秀“五小”奖。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青工“五小”项目探索
艰苦奋斗精神的“弘扬者”
“大家好,我是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的骆卫海,一名公路养护工人。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成长经历,讲讲我们公路人的故事,讲讲我们广州公路改革开放四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骆卫海在“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广州宣讲活动中进行宣讲的一幕。
2019年9月,经党组织推荐,骆卫海被市委宣传部评为“新时代广州基层百姓宣讲团”宣讲员,先后到花都区镜湖学校、新晖学校、云山学校等地给近500名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党员开展宣讲。他以“我梦里的金光大道”为题,分享公路人的故事,用精彩讲述赢得现场听众热烈掌声。
在花都区云山学校进行主题教育党课宣讲
党史学习教育期间,骆卫海还受邀给市道路养护中心干部职工讲授专题党课。通过讲述自己参与抢险救灾的经历和党员干部职员工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新时代公路人传承红色基因,履行好公路人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职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坚守防疫一线的“逆行者”
2020年春节期间多地暴发疫情,北城养护所接到紧急任务,自1月27日(大年初三)起,在管辖的G105、G106线24小时疫情防控测温点协助疫情防控工作。原本休假在家的骆卫海得知防控一线人手紧缺时,连夜开车赶回到单位,第二天一早就出现在防控测温点,“不能继续陪家人过新年了,抗击疫情需要人手,作为党员,我必须和大家一起守在前线。”骆卫海坚定地说。他开启“白加黑”模式,连续9天奋战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骆卫海在防控测温点指挥交通
今年4月,白云区发生疫情,在防疫一线依旧能看到骆卫海的身影。4月8日晚,收到下沉支援一线的号召后,骆卫海迅速赶回社区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挨家挨户通知居民下楼检测核酸,协助维持现场秩序等,一直忙到凌晨两点多结束。等骆卫海回到家时,才发觉脚已经麻木,声音也沙哑了。“能够尽自己所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坚守着这样的信念,骆卫海连续奋战14天,一直到社区解除管控。
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深耕公路养护一线近30年的骆卫海把公路工作当成事业,用汗水铺垫坚实路基,用心血构筑平安大道,用毕生的精力去呵护心中的信仰——“交通强国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