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1年9月小学部、初中部正式开学后,东莞嘉荣外国语学校(下称“嘉外”)凭借高端的办学定位、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硬核的配套设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22年9月,备受瞩目的嘉外高中部将正式开学。
据悉,嘉外高中目前已完成组织结构的搭建,核心团队已全部上岗,师资已全部到位,建设工程正按预计进度顺利推进,预计7月交付使用。当前,学校重点聚焦高质量课程研发以及智慧校园建设,通过各学科名师带领的课程建设团队,开发出一批高质量的优质课程,同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于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
办高于分数的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嘉荣外国语学校作为一所未来学校,聚焦未来教育改革,以“国际化的中国教育”为办学方向,致力于“办高于分数的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创造未来、引领未来”的人。
到底何为“办高于分数的教育”?嘉外高中部校长李冬梅表示,“高于分数的教育”就是培养“综合素养”、以人为本的全人教育。分数是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其他学校一样,嘉外高中也重视学生的成绩和升学,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李冬梅看来,“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了,会自主学习了,主动学习了,那么他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成绩也一定好。我40年来教育教学经历和学生的成长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东莞首所民办未来学校,同时也是国字号权威教育研究机构在湾区民办学校中认定的首所未来学校,嘉外正积极探索未来教育。嘉外执行总校长易志军认为,“未来的课程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满足每一个学习者发展需求的。它不仅包括国家课程,还应该有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不仅是学校规划的课程,还应该有‘私人订制’课程,甚至有相当多的课程来源于学生,由学生提出,再由学生与老师共同建设。”
为此,嘉外坚持课程育人。与小学初中一脉相承,嘉外高中也建立了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提供了自主选择、多元发展的课程。以校本化的国家课程、超市化的选修课程、12年链式化的特色课程、常态化的活动课程等四大类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六大特质和八大能力,把综合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同时,作为一所未来学校为了培养“适合未来,创造未来,引领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根据12年一贯制的办学优势,嘉外二期将建成1.2万平方米的“深度学习中心”,开设四大必修特色课程。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深度、持续开展四大特色课程的学习,彰显“国际化的中国教育”。其中“中国文化体验中心”让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嘉外学子;“阅读与戏剧研究中心”让阅读与影视戏剧成为校园时尚;“英语+”学习中心:让英语成为校园“第二语言”;“STEAM科创中心”:让创新精神成为嘉外学子的基本特质。
以“点”带“面”,打造高质量师资团队
学校发展,人才先行。2021年元月,嘉外公告招聘特级教师、全国名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反响热烈,100:1的录取结构,采用“特级教师+省级专家”面试天团,严控师资关,成为嘉外在业界的高光点。
截至目前,嘉外高中部师资已全部到位。那么,在学校的发展中如何进一步管好用好名师资源,更大程度释放师资力量?
据嘉外高中部副校长彭晶介绍,嘉外不会把优质教师资源集中在某一个“点”上,而是在“面”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名师的作用。嘉外高中致力于在教师团队中营造“集体英雄主义”的氛围,组建和形成各个学科名师带领下的课程建设团队,以“点”带“面”,将名师的力量辐射到更多老师身上,打造持续成长的高质量师资团队。
对此,李冬梅也持相同看法,“首先,我们的老师来自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比较成型的教学方法和风格,我认为,只有形成一个由名师带领的尊重每个教师个性的团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这需要一个不断、深入的交流和磨合的过程。我非常高兴的是,我们的教师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志同道合,都非常认同嘉外的办学理念,为了实现嘉外的愿景,都乐意不断地认识自我,改变和超越自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李冬梅曾在北大附中担任副校长,她认为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服务,让教师能愉快地、安心的工作和发展。嘉外和老师之间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嘉外需要老师身上的教学、教研能力,同时也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助力自身发展的平台,“我们要尊重老师,关心和帮助老师成长,给老师搭建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让老师在优良环境中不断成长。”
结合东莞教育生态,科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北京与东莞是两座截然不同的城市,在教育生态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面对相对陌生的教育环境,李冬梅表示在到莞之前就已经提前对东莞的教育生态作了研究。在她看来:
一方面,东莞的公、民办学校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满足区域教育需求,促进区域教育水平提高方面有很多特点和优点,东莞也在适应大湾区发展的需要,创办高水平的大学,改善和提高教育生态。
另一方面,东莞处于教育大发展的新时期,以开放的胸怀,务实的精神,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大力发展和提高东莞整体教育水平。
关于嘉外高中部的规划,李冬梅表示,对东莞这座城市的国际化、包容开放和创新精神感受很深,要将自己几十年在北大附中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经验和嘉外高中部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其在一个高起点上优质高效发展,办高于分数之上的教育。
而在课程特色方面,李冬梅认为,对于一所未来学校而言,结合东莞市政府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强调的,“今后将把发展焦点放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上,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举措,在嘉外的发展规划中,五大学科竞赛和四大深度学习中心课程将成为学校特色。
嘉外会充分发挥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优势,按照学科竞赛规律,制定链式化学科竞赛尖子生培养计划,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开发深度学习中心课程,扎扎实实地建设好学科竞赛课程和深度学习课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培养出一批热爱基础学科、乐于探索研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撰文】黎晗 林群贤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