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超456万,位居全球第一,超300万人因癌症死亡,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30%。好消息是,近10年来,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从30.9%上升到40.5%。
在癌症的防治中,中医药有没有用,到底有什么作用,长期以来一直颇有争议。近日,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周岱翰教授接受南方日报、南方+《名医说》栏目采访,详谈中医与癌症防治的三大疑问,并分享了自己防癌养生的感悟。
国医大师周岱翰
《名医说》:中医到底能不能治癌症?
周岱翰教授:中医肯定是能够治疗癌症的。从古代的《易经》、《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籍里都有记载类似癌症的病名、症状,同时中医的古代医案里也记载了使用中药治疗噎膈、臌胀、肺痿、肺气、反胃这些跟现代胃癌、肺癌、肝癌、消化系统癌相类似的疾病。临床上在我门诊也有一大堆经过中医治疗后过来复查、看望我的病人,所以中医可以在癌症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名医说》:中医治疗癌症有什么样的优势?
周岱翰教授:中医治疗癌症的优势有两大方面,第一是治未病。(中医)整体观念,通过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好了以后康复巩固疗效,那么在治未病中通过整体考虑全身情况,辨证论治,然后选择恰当用药,这也是中医的精准治疗;另外,中医治疗癌症的特色是“带瘤生存”。中医治疗癌症,强调癌是生长在你身上,而对你的整体调治,提高全身的自愈、抗病能力,对身体康复、控制癌症有重要作用。“带瘤生存”,使得病人能够精准选择适合依据病人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同时避免了过度治疗,可以获得好的生活质量和长的生活时间。
《名医说》:有患者害怕放化疗,选择只用中医药,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周岱翰教授:癌症的治疗需要综合各种手段方法,《内经》对复杂性疾病治疗也强调“杂合而治”,包括口服药物、针灸按摩、外用药物、饮食调理、心理疏导。对待癌症,现代医学强调综合性治疗,中医也一样,针对适当的病人,既用中医药,也不排除中西医结合。譬如早期癌瘤比较孤立,手术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不排除手术;晚期病人,肿瘤已经转移,手术不适合,需要中医来扶持正气,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那这时要以中医药为主。所以中医治病从来不包打单一,仍然强调各种方法配合,以病人身体康复为准则。
在精准诊断后,我们发现一些“懒癌”,比如甲状腺癌、前列腺癌以及慢性白血病等疾病进展缓慢的癌症,中医中药的治疗优势比较明显。另外,肿瘤复发的人群、罹患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身体不能耐受现代医学手段以及恐癌的患者都可以说是中医中药治疗的敏感人群。
我们提倡患者早期采用中医药的治疗,而不是等到复发之后、身体十分虚弱才想到中医。其实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中医中药可全程参与。
《名医说》:能否和大众分享一下您的防癌养生经验?
周岱翰教授:《内经》强调,“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是说要有规范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如何做到身体健康,首先要有正确的生活目的和生活方式。《易经》强调“天行健”,一个人要自强不息,生活要规律,对身体来讲劳逸结合,努力向上,这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监制】陈韩晖
【策划】严慧芳 马华 欧旭江
【文本/拍摄】严慧芳
【剪辑】周鑫宇 马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