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体验型特色商街,广州上下九步行街一期改造预计今年启动

南方+ 记者

这里是达摩抵达中国的登陆点,这里是全国商业步行街的摇篮,至今保存着完整的骑楼商街风貌。紧邻十三行对外贸易黄金地,海丝文化、禅宗文化、岭南文化、商业文化在这里激荡出灿烂的火花,使上下九这条“背街里巷”早早声名在外。

历经几次改造修缮,上下九的骑楼风貌得以完整保存,构成“最广州”的商业体验空间。然而,在新商业环境的冲击下,上下九商业街在业态、设施、服务、环境等方面逐渐衰落,人气流量不复往昔,街区活力与邻居永庆坊相比差异明显。

2022年,上下九或将再迎发展的高光时刻。今年,荔湾区将启动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上下九步行街所在街区被纳入首批改造项目。5月9日上午,华林街与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联合举办上下九-第十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一期)公众咨询委员会(下称“公咨委”)成立大会,并向在场的24位委员颁发了聘书。

“一事一会”共建“最广州”活力街区

上下九是五光十色的,每当夜幕降临,璀璨的霓虹勾勒出城市的骑楼光带,形成与周边动静皆宜的活力高地。与很多历史文化街区不同的是,商业始终是上下九-第十甫历史文化街区的灵魂,传承千年商都城市名片,是该街区独树一帜的保护活化利用使命。

9日上午,公咨委成员们首次欢聚一堂,一般来说,公众咨询委员会由所在片区“两代表一委员”、企事业单位代表、社区居委会成员、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业主代表、居民代表、设计师代表、媒体代表等组成。

然而,上下九-第十甫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咨委则更具在地特色,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来自步行街的商户代表,其品牌见证着这条老牌商业街的起落沉浮。与荔湾区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相比,上下九-第十甫历史文化街区大牌云集,集商业、文娱、居住等多元功能于一身,这一点仅从公咨委委员构成中便可见一斑。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工作过程中,委员们将负责收集听取群众意见、开展实施监督、参与效果评价,并协助开展群众工作,对实施方案提出意见建议,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华林街党工委书记陈芃洁在首次会议上表示,荔湾区华林街上下将充分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充分保障各利益攸关方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 让公咨委成为收集群众意见、挖掘文化线索、提出实施建议、参与过程监督、发表效果评价的民意集散地。

公咨委将本着“一事一会”的方式,依托“党建统领、政府主导、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坚持发扬荔湾区“绣花”功夫、共同缔造等先进经验,全覆盖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调动在地群众街区“主人翁”意识,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的“荔湾经验”。

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城市更新科负责人表示,成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公众咨询委员会,是为了以此为平台搭建居民群众、各参建单位、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激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带动历史文化街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在公咨委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上,委员们共同审议了上下九-第十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一期)初步方案,对街区的商、旅、居等功能定位达成了一致,接下来,随着街区保护活化利用地不断推进,上下九将不断提升广州综合城市功能,再现大西关岭南特色商圈风采,助力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以点带面”老字号将启动自我更新

自上九路经下九路再到第十甫路,历史文化街区(一期)主街长度930米,街区拥有典型的岭南骑楼风貌。保护活化利用将关注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公共空间系统优化以及特色文旅业态提升等,在以陈家祠为核心的文旅区,和以十三行商埠旧址为核心的商旅区之间,通过恩宁路-上下九将之衔接串联,全面打造荔湾文商旅活力区,促进大西关多场景协同发展。

去年,陶陶居第十甫路总店完成装修重新营业,一时激发了老街坊们的热情,唤醒了“舌尖上的广州”品牌。现代化的装饰融合一脉相承的食材,让这家老店恢复了门庭若市的高光时刻。

上下九的活力靠什么?或许是一桌精致的广味佳肴,或许是一段琳琅满目的商品长廊,又或许是老字号闻名遐迩的金字招牌……

西关因商而兴,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贸交易为这里带来了流量与人气,城市的活力又为商业增添了氛围感,上下九-第十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也将进一步助力营商环境的整体改善。

游客移步易店,满目招牌层叠,作为颇具岭南风格的特色商圈,公咨委委员们期待着上下九步行街活力重现。“上下九先后历经几次改造,外立面整修、道路维护等都是常规动作,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提升,重点增强商业街的购物体验感,让业态升级成为保护活化利用的核心工作。”广州市商业步行街商会会长严启明说。

“作为商家我们一个是比较关注工期节点,另外我们也很关心未来的商业推广问题。等硬件搞好之后,我们怎么能讲好上下九的商业故事?这点值得我们挖掘。”上下九南信牛奶甜品经理杨颖在会上提出建议。

在步行街管理服务中心退休老干部李永进看来,上下九的商业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这是这条商业街的独特魅力所在。“广州这么多商圈了,如何重拾上下九的不可替代性?这是需要我们正视的问题。”李永进认为,文化的吸引力是上下九商业繁荣的媒介,依托北牌楼、五眼井等文化元素,将历史文化街区、西关的文化历史展现给市民游客,可突出上下九商业街的在地特色,避免与其他商业街同质化。

会上,皇上皇、西关十甫酒店、平安大戏院等老牌商家也纷纷表示,将结合上下九-第十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对商铺内部进行自主改造升级,顺应商街新风格,营造商业新体验。平安大戏院经理阳娟表示,今年二季度戏院将启动改造,届时会增设更多公共设施,强化文娱功能;广州皇上皇饮食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刘诗芳表示,皇上皇将提升购物体验感,配合商圈建设增强餐饮、体验功能,讲好老字号品牌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郎慧

编辑 张钰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