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信宜将这样做

南方+

生态环境好不好,看古树名木的情况就知道。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近年来,信宜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对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古树名木资源动态、生长现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让这些见证着岁月变迁、城市发展的瑰宝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新增三级以上古树约300株

信宜作为生态发展区,古树名木资源十分丰富。据2017年普查统计资料显示,信宜市古树名木有386株,隶属于25科39属48种,其中:国家一级古树(≥500年)7株,二级古树(300—499年)25株,三级古树(100—299年) 354株。散生古树300株,古树群4个共86株,信宜市城区有古树5株。主要树种:榕树、荔枝、龙眼、马尾松、樟树、乌榄、红椎、短萼仪花等,还有稀有树种:鸡毛松、格木、红椿。古树群主要有:镇隆镇北畔天后街荔枝(鉴江红糯) 株数35株、水口镇简坡村荔枝株数9株、大成镇圹坳岭脚村古树群株数25株、钱排镇竹云高垠村古树群株数17株。

目前,信宜市林业局正在组织开展新一轮的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预计在2017年普查统计的基础上新增三级以上古树约300株,其中,丁堡镇湾冲村委会新增古树约100株(基本是古树群),城区新增古树3株,现在本轮古树普查已完成外业正转入内业建档工作。

最老高山榕估测树龄1100年

位于镇隆镇八坊村委会沙街口河边,有一棵跨越千年的参天古榕树。其树高18.6米、胸径2.61米、冠幅36米。当地相传此树种植于宋代,古榕由大叶榕和小叶榕合抱相拥生长在一起,远看似一对夫妻紧紧合抱在一起,相濡以沫不分彼此。另一株同龄古榕树位于合水镇合水街155号,估测树龄达1100年,树高17米、胸径3.98米、冠幅27米,该树是明朝嘉靖年间建村时就有的,其历史悠久,村民对它敬畏与爱护。

而在思贺镇木瓜村一棵古鸡毛松树,高39米、胸径1.82米、冠幅27.5米,估测树龄超过900年。古树主干浑圆,粗壮挺拔的身躯需 5人方可合抱。当地村民介绍,由于是祖辈传下,村中族人对该树爱护有加,从来无人动过砍伐的念头,使得古树历经风霜,至今长势旺盛。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有省、茂名市的林业专家上山考察,称该树为稀有古树。

520年高山榕入选中国军事地图

信宜市还有一棵入选中国军事地图的“名树”,那就是藏身镇隆中学树龄达520年的古树高山榕。古榕耸立在学校中心位置——中山文化公园的南侧,是学校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树高20米、胸径2.17米、冠幅30米,其树枝干粗壮,碧树弄影,亭亭如盖,煞是好看;筋骨嶙峋,盘根错节,苍劲雄伟。这棵古树还是信宜市唯一入选中国军事地图的树木。

在大成镇中心小学校园还有一棵身挂广东省人民政府统一编制的“身份牌”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高20米、胸径2米,从远处看,它像一把巨型罗伞,树枝条生长错落有致、枝叶造型美观。走近细看,枝干犹如身披鳞甲,又像龙爪,气势恢宏,神秘而古朴。

制定最严古树保护制度

古树名木作为“活文物”“活古董”,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历史、文化、社会和遗传学价值,是不可再生和复制的宝贵资源,保护管理好古树名木,对于弘扬历史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展示村庄风貌具有重大意义,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主要承载。

信宜市林业局有关领导表示,将开展补充调查和挂牌工作,按照“一树一档”要求,百分百落实古树悬挂保护牌,并建立健全古树名木图文档案和电子信息数据库,逐步推动古树名木资源动态管理;建立古树名木视频监控体系,加大古树名木监管力度,推行古树名木管理巡查制度,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健康状况较差的古树名木进行抢救复壮;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发挥绿化委员会协调、督促、指导的职能作用,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建设,制定最严格的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古树名木,进一步筑牢生态屏障。

【撰文】邱茜

【通讯员】高干

编辑 彭奕菲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