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两月完成全域村史编修:上千村民参与,揭开隐藏历史

南都广州
+订阅

全书33册、500多万字,穿插图照1100余幅,以实录形式全面客观地记录辖内各村历史演变和发展历程的《黄埔区村史》丛书正式对外发布。

5月6日上午,在广州市萝岗钟氏大宗祠内,黄埔区举行了丛书新闻发布会。据黄埔区国家档案馆馆长、区地方志办主任李国荣介绍,目前该区17个街镇346条自然村已全部完成村史编修,成为广东首个实现自然村村史编修全覆盖的区(县)。

村史是乡村变迁的记录,更是乡村发展的财富,离不开村民主体参与。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参与黄埔区村史编修共1200余人,90%以上为各村村民。留住乡愁之余,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胡巧利也评价称,“《黄埔区村史》丛书是一部小型百科全书,是很好的乡土教材,对规划黄埔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大参考价值。”


两个月成册

超千名村民主动参与

青砖石,硬山顶,龙船脊,雕花檐。走进古色古香的钟氏大宗祠,一砖一瓦皆为沉甸甸的历史。据悉,钟氏大宗祠始建于明弘治三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见证了当地钟氏家族的历史变迁。

大宗祠是黄埔区厚重文化底蕴的一个缩影。作为广州市农耕文化的重要区域,黄埔区拥有大量传统村落,历史遗存丰富。据统计,全区有革命文物35个,不可移动文物45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古树名木5208棵,是全市列入古树名木保护系统最多的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然村落逐渐消失,如何保护和传承好祖辈聚居的村庄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今年2月,黄埔区委召开村史编修部署会,以自然村为单位,全面启动全区村史编修工作。仅用了两个月,该区346条自然村在搜集整理过往村史资料的基础上,挖掘新史料,摸清文化家底,最终将内容编修成册,实现“村村有村史”。

村民是村史的亲历者、创造者和记录者,更是编修的重要力量。胡巧利表示,“村史由村民自己编写,这就是一个挖掘历史文化的过程,也是普及历史文化的过程。这样的村史,村民读来油然而生亲切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黄埔,奉献黄埔。”

萝岗钟氏协会秘书长钟民宪告诉南都记者,“了解村史的往往是八九十岁及以上的老人,但要能讲述、能记录的还要有文化水平,这类人并不多。”据李国荣介绍,在参与黄埔区村史编修的1200余人中,90%以上为各村村民。过程中,挖掘并用好村民力量至关重要。


群众口述专家记录

访百位老人求证一个史实

萝岗街是黄埔区内首个制定编修方案并高质量交付村史成稿的街道。萝岗街道二级调研员边文革介绍,该街道与市地方志办公室编撰指导萧海英、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万毅及其研究团队合作,创新采取“群众口述,专家记录”的全民参与模式。

“村史的供稿人不仅限于年事高、辈分高、学问好的村民,更是扩展到每一位有故事、有想法、有经历的村民,不错过任何一条线索,人人都是‘寻根留史’的主人翁。”边文革说。

今年62岁,从萝峰小学退休的老校长、萝峰村村民钟进甜就是上述参与者之一。据钟进甜介绍,村中年轻的子孙后代对家族历史了解多存在“空白”,但不少老人有文字记事的习惯,那些留存已久的“笔记”便是村史的重要溯源,被老一辈视为压箱底的“宝贝”。“我们首先要通过不断地家访,宣传编修村史的目的和意义,告诉大家出发点是为村子发展好,为子孙后代谋福利”,他说,要借此打消村民的顾虑。

萝峰半坡有座800多年历史的玉喦书院,钟氏名人钟玉喦少时在此读书,后官至参议中书省兼知政事、朝议大夫。在村史编修过程中,族人对萝岗街坑村是钟玉嵒的出生地还是居住地产生分歧。

钟进甜负责研究钟氏文化,为了以史实说话,他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拜访了上百位老人,“工作量很大,但都找不到最终证据”。就在截稿前一周,钟进甜在村里一位八旬老人家中发现了遗存的钟氏族谱,得知钟玉嵒是八岁时随父母迁至萝岗坑村永保里定居,成为萝岗钟姓始迁祖。

村民的广泛参与,为村史资料搜集、村史内容的编排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文冲街道,17位长者主动请缨,驻点社区近一个月参与村史编修。“他们都是在文冲土生土长的本地老人,平均年龄超过80岁,对文冲的历史如数家珍。”文冲街道文冲社区党委第一书记罗柳民说,在编修村史过程中,老人将文冲古祠堂、古建筑的建成及修缮年代历史、建筑特色、功能一一道来,还详细讲述了文冲私塾、学堂教育的发展变迁,以及近现代文冲本地名人对地方发展所作的贡献。老人们参与编修,让文冲街的村史内容更生动鲜活。


揭开“隐藏的历史”

古村发现新的文化基础

重溯历史,往往有新的发现。长洲街道深井村是我国对外开放之下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早的地区之一。此次村史编修首次系统总结了深井村村落资料,揭开了许多不为世人所知的历史故事。

“我们在追寻‘海丝’文化踪迹和探寻深井村水上居民本源方面,发现了新的村落历史文化基础。”长洲街道深井社区党委书记蓝志帮表示。

据介绍,早在雍正十三年年间,深井村便已出现在官方奏折中,广东巡抚杨永斌向乾隆皇帝呈送的奏折中提到“黄埔深井村民多会番语,与洋人私自交易”,当时的贸易地点指的就是深井的安来市,如今这本奏折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此次村史修编,通过收录相关故事、多角度地展现了深井安来市商贸文化的沧桑与变迁。

蓝志帮提到,深井村现有三个原水上居民上岸定居的片区,这些居民有着独特的宗族起源、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承方式,与江浙一带水上居民同源,但具有不同发展脉络的珠三角“疍民”特色。“我们收录了历代学者对‘疍民’来源的论述,访问了上岸定居的‘疍民’后代,还挖掘和收录了数首‘疍民’中世代流传的‘咸水歌’。”他说,“越品味,越能发现深井是一本荡气回肠、古韵悠远的书。”

如深井村一般,黄埔区每个街道、自然村都竭力在村史编撰过程中,讲好黄埔故事、彰显黄埔魅力、提炼黄埔经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黄埔。


纵述历史、横陈百科

将村史作为推介乡村的重要名片

《黄埔区村史》丛书纵述历史,横陈百科,全面客观记录该区各村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历程,涵括各村村名由来、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风民俗、宗族姓氏、古今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等内容,语言朴实、内容丰富。

丛书还单设历史古迹、红色文化、民俗民情、村规民约等条目和专章,详细记录黄埔区古树、古村、古屋等“十古”文化遗存的历史。此外,着重把各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的亮点作为大事记记录下来,凸显村域特色和时代特色。

“我们之前在省内也开展过自然村人文历史普查,其中每个村的内容只有3000字左右,而黄埔区的村史编修工作,每个村的文字量达到1万到2万,甚至更多。”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系副主任赵飞提到,比如长洲街道村史,虽然只有7个自然村,但文字的篇幅有近300页,内容有大幅度的提升和补充。在他看来,厚重的《黄埔区村史》丛书对打造黄埔特色文化品牌具有深远意义。

“如果再早五六年做村史修编工作,我们的村史会更加丰富。”钟民宪感慨,年长的老人越来越少,部分历史已随老一辈的离去而永远尘封。值得庆幸的是,如今黄埔区全面启动全区村史编修工作,从制度上形成推动力,将更有利于村史的保护与传承。

李国荣表示,接下来将用活用好《黄埔区村史》丛书,一方面发挥村史服务区域发展的功能,加强文物古迹与历史文化的研究,整理各村“十古”文化遗存历史故事,助力打造富有黄埔特色的乡愁旅游文化线路,促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发挥村史的教化、推介作用,配合街镇全面推进村史馆、村史室、“村史文化墙”建设,促进村史文化进乡村、进社区,并将村史作为推介黄埔乡村的重要名片,联合教育文化部门开展“村史进课堂上舞台”工程,讲好黄埔故事。

正如钟进甜所想,“编写村史是为了将我们祖祖辈辈留存的历史文化传承下来,更是将萝岗钟氏崇文尚德、诗书传家的好家风,忠孝廉节的家训,一代代传承下去。”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徐洁芹 范敏玲 胡琼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