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午,中山市2022年度第三批村镇低效工业园项目集中动工,火炬开发区分会场同步启动了张企光电科创园“工改”项目的拆除。立夏刚过,火炬开发区掀起了新一轮低效“工改”热潮。这一次,国企成为“工改”主角。
张企科创园“工改”项目拆除项目现场。 南方+ 何伟楠 拍摄
空间扩容近10倍,产业全面更新
当天上午,市委副书记、火炬开发区党工书记陈文锋早早到达火炬开发区分会场,与大家一起收看全市2022年度第三批村镇低效工业园项目集中动工拆除仪式。随后,陈文锋与到场相关负责人一起鸣笛,宣布张企光电科创园“工改”项目正式启动拆除。现场大型机械挥舞铁臂,连片的旧厂房被一一推倒。
据悉,张企科创园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2亩,整体拆除1.6万平方米老旧厂房,新建5万平方米的现代高标准厂房,同时对原有2.7万平方米厂房进行“微改造”。用于招引激光加工、激光医疗和警示武器装备制造、光通信、光成像、光学精密加工、第三代半导体等细分行业光电研发、生产。改造前年产值8400万元、税收420万元;改造后预计年产值约34000 万元、税收约1680 万元。目前,一二期项目改造已经完成。
张企科创园三期项目占地约2115平方米。 南方+ 何伟楠 拍摄
此次启动拆除的张企科创园三期项目占地约2115平方米,有一座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的两层老厂房。该地块原本属于园区早期引入的一家电镀企业,经济效益不高,且存在环境污染的风险。为了推动该区域的升级改造,张企集团完成了对这一项目用地的收购,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就此提上日程。
按照规划,拆除旧厂房后,张企集团将原地建设一栋建筑面积约18300平方米集苗圃、孵化、加速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创新载体。
实施“工改”后,厂房建筑面积接近原来的10倍,产业形态也即将发生变化。
“未来,激光医疗、光通信、光学精密加工、第三代半导体等产业的研发、生产环节,将在这里汇聚,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中山市张家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惠斌介绍,张企科创园三期“工改”项目着眼于中山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光电产业,这一产业规划符合“建设火炬区集电子信息和光电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和产业服务高地”的片区改造定位,实现了项目规划与火炬区产业发展战略的契合。张企科创园三期“工改”项目建成后,张企集团将进一步加大对外招商力度,积极引入创新性高科技企业,使项目成为完善火炬开发区光电产业链的有效载体。
中山市工改指挥部相关负责人,火炬开发区领导吴韶毅、谭梅山、钟剑、张家华、胡楠、李青汶、李证、张锦华、黄峰参加当天的启动仪式。
项目拆除后将原地建设一栋建筑面积约18300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化厂房。 南方+ 何伟楠 拍摄
改造后年产值和税收将翻两番
实际上,张企科创园推动“工改”的历程,正是火炬开发区积极破解“土地碎片之困、产业升级之困”的一个缩影。
经过30余年的发展,火炬开发区已经成为中山市创新发展主引擎,以及参与湾区竞合、融湾发展的桥头堡。目前,火炬开发区拥有9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汇集了近20家世界500强企业、100多个科研平台,以全市约5%的土地创造了中山13%的GDP、22%的工业增加值。
但是,产业经济的辉煌成绩背后,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也为高质量发展埋下隐忧。统计数据显示,全区80%的工业土地为国有已出让土地,新增建设用地潜力也近乎枯竭,全区可开发的土地资源不足2平方公里。
“推动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升级,是改善火炬区目前用地紧张状况,有效解决传统发展路径造成的产业低效、城市建设混乱等问题的必经之路。”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吴韶毅在活动仪式上表示,只有通过低效工业园改造腾挪产业发展空间,火炬开发区才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项目拆除现场。 南方+ 何伟楠 拍摄
此次启动的张企科创园三期“工改”项目,是火炬开发区继窈窕片区连片“工改工”项目后的又一示范项目,是中天高端机电产业园项目启动后在“工改”领域的又一突破,预计项目改造后年产值和税收将实现翻两番。从全市维度来看,这是今年启动的第三批“工改”集中动工项目;从火炬开发区“工改”工作进度表来看,这已经是去年以来,火炬区启动的第七批“工改”项目。
今年3月31日,火炬开发区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第五批项目--张家边旧饮料厂地块物业正式拆除,计划建成张家边胜利工业智造合作园。项目占地46亩,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将打造集总部办公、研发、生产于一体综合性生态科技型园区,并重点招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
4月22日,火炬开发区村镇低效工业园第六批改造项目正式动工,对茂生小区资源回收处理厂50亩用地启动清拆。项目拟通过拆除重建改造模式,新建11万平方米新型综合产业园区,项目改造前年产值1亿元,改造后年产值将达12亿元。新建的特色产业主题园区重点导入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检验检测、健康大数据、健康服务等大健康产业,集聚大健康上下游产业集群,助力火炬开发区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据统计,2022年至今,火炬开发区已累计启动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项目8个,累计拆除整理用地面积340.72亩,排名全市前列。
以“工改”开拓产业升级试验田,这一次,火炬区国企再次打先锋。吴惠斌表示,为了主动参与、积极推动火炬开发区低效“工改”,今年,张企集团还将自我加压、先行先试,推动“张家边北片区”约72.5公顷的城市更新改造工作。
【采写/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
【通讯员】肖晨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