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东莞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积极探索并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阶段已实现明显改观。各镇街结合实际,开展了各种富有实效的整治提升工作,这些经验都有待梳理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东莞经验,通过复制和推广,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为鼓励先进、传播典型,东莞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南方+推出《东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优秀案例展播》,敬请垂注!
麻二社区以推进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不断推进精神文明、特色精品和水乡特色等示范村建设,严格按照“十个一”的工作标准,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结合麻二社区原有的古梅乡韵文化、蕉林、岭南水乡特色,打造一个集自然观光、农旅体验、文化感悟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展示出麻二社区岭南水乡的历史脉络。
打造特色文化社区,“颜值”与“气质”并重
麻二社区重点打造“蕉林+水乡”“蕉林+田园”“蕉林+岭南”“蕉林+运动”的水乡特色观光旅游及休闲农业。同时借助省、市、镇关于旅游发展政策的优势,加强与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区对接,进一步推动社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发展,提高现在土地综合收益,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社区品质。
除此以外,麻二社区还利用香飘四季文化元素,建成“香飘四季文化画廊”,展示出水乡的美丽如画;利用香蕉文化元素,建成体现岭南香蕉文化的“香蕉文化园”,致力打造麻涌香蕉品牌;利用水乡风情文化元素,建成20座反映水乡生产生活情境和岭南水乡风情的石刻浮雕,展现出社区浓厚的水乡文化风俗;建成体现地方人文历史的董叶将军石像和军城城楼,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军屯文化;利用祠堂文化元素,打造成社区历史文化展馆,展示社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将社区目前尚存最大的“雷公祠”村史馆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围绕麻二香蕉文化园景观,结合麻涌古梅乡韵旅游观光路线,麻二社区打造两条共长 1.8 公里的绿道,设计“蕉宝”IP,通过路面彩绘、香蕉雕塑、 IP 形象打卡点等等,丰富观光路线节点的故事性。规划设计香蕉品种试验田,作为学校及孩子的户外第二课堂,拓展较多亲子活动的趣味项目。
打造幸福宜居社区,提升居民归属感
近年来,麻二社区投入3500万元,全面实施东莞市水乡特色和精品特色示范村建设,建设康乐街延长线、麻二文化馆和村口牌坊建设等公共设施项目;投入2000多万元,开展街道绿化景观改造,对麻二公园、各片区街心小公园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一批乡村景观小品。
除此以外,麻二社区融入镇关键路网建设规划,沿麻涌中心大道布设路网,对部分道路进行拓宽,加强人车通行效率,实现路路通,户户通;投入1200多万元,新建了生态停车场,对现有停车场进行设施提升与立体化改造,规范了村内的停车管理和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每日,麻二社区专人巡查和清理社区生活和建筑垃圾,做好“门前四包”管理。同时,建立文明督导工作队伍,聘请居民小组长担任文明督导员,充分发挥居民小组长带头基层治理,开展文明创建宣传、巡查、劝导工作。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升居民获得感
通过“三旧改造”政策,将原来麻二新沙陶瓷厂改造成商住项目“景福花园”,将该地块打造成集居住、休闲、商业于一身的滨江商业圈。2021年村组两级经营性总收入5500万元,同比增加1654万元,增幅约101.14%,经营性纯收入2574万,同比增加1630万元,增幅约125.74%;居民股东每人分红比去年增加了6000元,为社区居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麻二社区充分利用600多亩种植香蕉的耕地,丰富提升以观光、体验、科普为一体的“麻二香蕉文化园”,加大消费吸引,拓宽社区和居民的增收渠道。
【记者】施美
【通讯员】廖凌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