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研学基地如何构建?汕尾城区这个村效果图呈现

南方+ 记者

近日,汕尾市城区东涌镇新民村举行汕尾市综合素养教育生态园集中签约仪式,广东乐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新民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对于生态园来说,农作物是最重要的基础。食物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什么季节什么作物成熟?这些都是孩子们好奇的知识。广东乐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庄谦潮认为,在汕尾市城区能提供一块这样的场地是不易的。“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将要打造一个乡村振兴城乡深度融合示范项目,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以及提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庄谦潮说。

农业研学“牵手”乡村

促进乡村旅游升级

坐落于红海湾大道旁的新民村,虽然交通方便,但一直以来是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此次引入农业研学基地项目,将利用闲置农舍田地,增强集体经济,解决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广东乐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丰富经验的研学游机构,一直有意开展与农业农村有关的研学游项目。庄谦潮多次前来新民村考察,与村干部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认为新民村现有的农业资源非常适合学农研学,且该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距离市中心仅20分钟车程,覆盖城区所有的商住圈,能满足大众的休闲生活需求。距离高铁站也仅10分钟车程,可连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等各大交通枢纽。因此双方最终决定在新民村打造农业+研学+观光的现代农村农业产业园。

“乐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来我们村开展学农研学基地建设,不仅对我们本村产业链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切合了新民村的整体设计和规划。”驻东涌镇新民村第一书记罗粤超高兴地说。

项目的整体规划是以新民村为平台,利用稻田、盐田、古村落、古城墙、古书院、小溪、山道、抗日遗址、果园、牧场等自然与人文条件,将现代特色农业、历史记忆、文化传承等特色资源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并与景观相融合,开展现代农业种养、大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爱国军事教育与军训、农业研学、夏冬令营、亲子活动、企事业单位拓展培训、党建团建等相关素质教育,及田园观光体验项目,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观光、研学教育、民俗文化,打造完整成熟的学农研学基地。

整理利用“撂荒地”

基础短板再提升

农业研学基地项目从意向、规划、签约新民村并启动,罗粤超作为牵线搭桥的联系人,前前后后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他看来,农业研学基地项目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动力,让新民村实现由经济相对滞后到经济加速度的升级。

一道难题摆在新民村面前,村里土地存在着大量撂荒的问题,而村内人口老龄化严重,如何在困境中寻找突破口、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产业的规划改变了村民对土地的认识。”罗粤超介绍,为推动耕地集体流转签约,村干部逐户走访宣传农田流转政策。然后盘活村内闲置农田,打造新民村珍有品种和培育基地,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树立独有品牌。通过打造产业扶贫生态链,再进一步细化完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图,以农副产品加工厂和规划建设的农贸市场为依托,推动集体经济繁荣发展。

“此次新民村与广东乐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学农研学基地签署合作协议,也是对城区研学游提档升级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民村各景点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项目研学游进行精准定位,做大做强研学品牌,从而推动新民村乃至城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庄谦潮表示。

据介绍,目前新民村耕地集体流转签约率已达85%,汕尾市综合素养教育生态园项目已纳入城区2022年第二季度重点招商引资专项。

【记者】彭骏


编辑 吴思旻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