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让“红色”成为假期中最亮丽的色彩

南方+ 记者

4月30日,“五一”假期首日,烟雨朦胧,韶关市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开展“永远跟党走,劳动创造幸福”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主题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打卡,学习红色历史、感悟长征精神,让“红色”成为这个假期中最亮丽的色彩。

红色故事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

当天早上9时,当纪念馆的大门缓缓打开,迎来了第一批的“游客”,就是在“五一”假期间,要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的青少年红色志愿讲解员。他们身穿校服,胸前飘扬着鲜艳的红领巾,早早地到馆,迎接着游客的到来。

勇猛的李谦师长、惨烈的铜鼓岭阻击战、红军街的军民鱼水情、激烈的九峰战役……一段段红军在粤北的革命历史,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在青少年红色志愿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讲述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青少年红色志愿讲解员带领我们重温历史,缅怀先辈,这就是一种有意义的传承。”游客李先生赞赏道。

红军生活体验馆——红军生活体验,劳动技能大比拼

“红军草鞋”“红军行军背囊”作为一个历史符号,是当年千万红军战士艰苦跋涉、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和象征,是红军精神的化身,承载着红军难以言说的苦难和艰险。

“脚穿草鞋跟党走,刀山火海不回头”。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为游客介绍着历史,手把手指导示范如何编制红军草鞋。游客在编织和打包红军行军背囊的技能大比拼过程中,感受当年革命的艰辛。

手工体验馆——聆听红色故事,共绘“红军碗”

“圆圆红军碗,一代一代守望;圆圆红军碗,世世代代珍藏;情绵绵恩绵绵,碗里的故事心与心相连;盼悠悠望悠悠,红军的故事星火代代传……”一首《红军碗》唱出鱼水情深,唱响长征精神。

红军碗的故事,成为红军过境粤北与百姓结下深厚鱼水情重要的见证,成为韶关这片红色热土上永恒的精神财富。

游客聆听红军碗的故事,感受军民相拥的鱼水情,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绘制出了心目中意义非凡的“红军碗”。孩子们热情地与大家分享着自制“红军碗”背后的意义,赢得阵阵掌声。

非遗文化馆——品非遗文化,尝非遗美食

当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相遇,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泰和米饼”传承人在活动现场向游客讲解当年红军与米饼的故事,展示传统制饼手艺,带领大家感受非遗文化和红色文化。

游客纷纷动手体验揉糖、搓粉、印饼的制饼全过程,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一个个香糯的米饼制作完成,孩子们纷纷将成品摆放在簸箕中,浓浓的米香,让人忍不住想要品味一番。

传承“五四”精神,重温先辈征程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3周年。“五一”期间,游客到馆后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线上回顾五四运动的珍贵照片和革命先辈们的经典语录,传承五四精神。

【记者】唐音

【通讯员】谭慧娴

编辑 彭正子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