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珠海实践教育课堂”开讲!专业人士带你走进海底世界

南方+ 记者

4月30日,首期生态文明实践教育课堂正式在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启动。活动现场,主讲嘉宾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刘岚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珠海特色海洋生物,东部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监测人员分享了环境监测故事,并带领同学们开展环境监测实验。

据悉,该活动是为珠海市广大青少年儿童搭建的开放式公益性学习平台,初心讲堂、红领巾学堂、生态珠海实践教育课堂“三堂合一”。活动聚焦生态文明教育、绿色生活实践、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利于促进提升珠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生态珠海实践教育课堂”开讲。

“生态珠海实践教育课堂”开讲。

在授课环节,作为主讲嘉宾的刘岚结合调查研究,为现场中小学介绍珠海的海底世界。课堂上介绍的都是其最新的调研成果。她在去年带领团队,对珠海万山群岛进行了珊瑚分布访谈和初步摸查,通过截线样带法进行珊瑚调查,拍摄水下生物照片6000余张,水下生物视频85段,共记录石珊瑚9科17属42种,软珊瑚8种,首次较全面地进行了珠海珊瑚礁栖鱼类调查。

随后,来自珠海市生态环境东部监测中心的技术人员还与学生们分享了环保人的职业故事,并带领学生利用便携设备进行了环境监测实验。学生们一一动手参与环境监测实践,体验了一把环境监测员的职业。

“生态珠海实践教育课堂”开讲。

“生态珠海实践教育课堂”开讲。

据介绍,“红领巾学堂”生态文明实践教育课堂今年预计举办10期,每月1-2期,拟邀请珠海高校师生到场结合不同专业介绍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邀请各个岗位的环保人分享职业故事。

参与“生态珠海实践教育课堂”的学生们不仅可以收获丰富的科普知识和“红领巾特色奖章”,对于现场认真参加学习,通过测试考核的学生,可以获得主办单位颁发的实践教育研学证书。有意愿参与生态文明宣传志愿者的学生,还可申领生态环境志愿者证。

“生态珠海实践教育课堂”开讲。

“生态珠海实践教育课堂”开讲。

如30日活动当天,参与了活动并完成测试任务的同学,均获得了主办单位颁发的实践教育研学证书,其中少先队员还可获得一枚珠海少先队红领巾奖章“生态文明小先锋”特色章。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董谦君

【通讯员】戴巧苑 罗洁琼

编辑 蔡如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