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是著名侨乡,海外潮籍乡亲逾千万人。澄海卤鹅,是潮菜一大特色品牌。自从2月22日以来,一场“喊全球吃澄海狮头鹅”活动,让澄海这头鹅爆款“出圈”。
今年以来,汕头提出保护传承“老汕头”历史文脉,促进潮菜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五一”假期,潮汕美食无疑将成为旅客的热捧。那潮菜将如何迎来它的高光时刻?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进行了采访。
潮菜制作讲究工艺。
澄海卤鹅等潮菜是海外侨胞思乡的寄托
在潮汕地区,有“无鹅不成宴”之说。作为潮菜重要代表之一,澄海卤鹅远近闻名。品尝狮头鹅,成为很多海外侨胞抒发思乡情怀的美食寄托。
日日香鹅肉饭店创始人余壮忠是地道的澄海人。他告诉记者,日日香有连锁店30家,带动的卤制、销售服务、外卖配送等就业就有近600人。而余壮忠的另一个身份,是“粤菜师傅”培训基地、汕头市南粤潮菜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培训老师。
潮汕卤鹅
近日,汕头市2021年度一、二、三星级“粤菜师傅”认定结果公示结束。汕头市首批43位星级“粤菜师傅”出炉,其中三星级6人,二星级12人,一星级25人。这是汕头首次开展星级“粤菜师傅”认定工作。
近年来,澄海区搭上“粤菜师傅”工程的快车,积极谋划狮头鹅全产业链发展,着力培育一批鹅大师、一批名店、一批龙头企业、一批电商、一批产业基地、一批合作社和一批配套企业,推动狮头鹅从初级农产品走向深加工、广拓展的产业化发展之路。目前,澄海区已集聚几十家有实力的狮头鹅经营主体,超千户农户参与这一产业。
澄海狮头鹅卤制品已于去年12月首次踏出国门,出口东南亚,短短两个月里出口额创下300万元。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有潮汕人的地方,就应该有澄海狮头鹅。”泰国澄海同乡会副理事长陈贤得说,能够在泰国吃到澄海卤鹅,就像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潮汕卤鹅
借力出口国际市场的机遇,汕头将推动澄海狮头鹅产业链条发展对标国际化,抓紧RCEP发展机遇顺时而动、顺势而为,拓展狮头鹅销售圈。
此外,汕头先行先试,探索打造潮汕预制菜特色品牌。推广潮菜文化。汕头预制菜以“汕食工夫 预制好菜”为品牌口号,立意于以潮汕菜的精细“工夫”、食材上选,为消费者打造一桌如同“食在汕头”的预制好菜,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对潮汕预制菜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潮菜中融入潮剧元素提升潮文化影响力
4月2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首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顺利举行结业典礼,广东潮剧院新马泰潮剧传承中心顺利“云”揭牌。
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姚璇秋在公开报道中表示,作为潮汕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代表的潮剧,也是最能勾起海外潮人特别是老一辈华侨华人乡愁的乡音。潮剧是潮汕文化的重要载体,潮剧在海外的发展,是潮汕文化自信传播的体现。
姚璇秋饰演的苏六娘早就是海内外潮人的共同记忆,“苏六娘”成了潮剧的标志。新加坡文化研究者苏章恺先生在《“六娘热潮”:潮语片〈苏六娘〉在新加坡的跨建制互动》提到:1960年10月12日电影《苏六娘》在新加坡首映,不到三天时间观众已超过5.6万人;从首映到1961年初,连映了72天593场,打破了中西片卖座最高纪录,并引发了“苏六娘热潮” ……
俗话说,“好鱼马鲛鲳,好戏苏六娘”。据汕头技师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潮剧、潮菜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根源于相同的潮汕文化,都需要传承与创新。
潮菜发展需要传承。
“潮剧中有不少潮菜的元素,而潮菜,尤其是食品装饰工艺也可以作为潮剧人物形象、表演场景和服化道的另一种具象化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创作展示空间。”该负责人说。
业内专家认为,汕头提出促进潮菜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的战略,潮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餐饮业、旅游业、种植业、渔业等的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品牌化发展是潮菜发展的必由之路,引导一些特色菜品出名,引导潮菜品牌走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成为打响潮菜品牌的必由之路,在潮菜中融入潮剧元素,有利于扩大潮菜的知名度和辨识度,提升潮剧、潮菜等潮文化的影响力。
【记者】沈丛升
(图片由汕头技师学院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