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觉得年纪大了,看东西模糊、视力变差很正常,不用管它。然而,视力要是真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生活,严重的话甚至会让人无法自理。近日,广州的黄阿姨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
毫无征兆视力突然断崖式下降
黄阿姨今年83岁,退休多年,除了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身体还算硬朗。一个月前,她的左眼视力没有征兆快速下降,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于是急忙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就诊。
视力检查显示,黄阿姨右眼裸眼视力0.8,左眼裸眼视力0.3,双眼矫正后视力都没有提高。对此她焦心且不解:“我看东西也没别人说的出现暗点啊、黑影飘动啊什么的,怎么视力突然就变得这么差呢?”
结合眼底及辅助检查后,医生终于找到问题所在:左眼黄斑水肿,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得尽快手术。
什么是玻璃体黄斑牵拉?
术前,张静琳向黄阿姨耐心解释:“人年轻的时候,眼球里的玻璃体支撑着视网膜,让我们能正常看东西。但随着年龄变大,人变老,玻璃体会从透明的胶状物质变成液体,变浑浊,跟视网膜逐渐分离开来。这个分离的过程就像把贴在墙上的海报撕下来一样,有可能会把墙皮也带走一块。放在眼睛里,就是视网膜(墙皮)在与玻璃体(海报和双面胶)分离时被牵拉。尤其黄斑是视网膜中心最敏锐的部位,和玻璃体粘连比较紧密,牵拉会导致视力下降,还可能造成一系列眼底病变。”
做手术是为了剥离玻璃体后皮质,解除牵拉,这样才能提升视力。而且黄阿姨已经出现了症状,如果拖着不处理,很可能会变成黄斑裂孔,即黄斑区的视网膜牵拉破裂,被扯出一个洞。再发展下去,就是视网膜脱离,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随后,张静琳团队为黄阿姨进行了左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左眼视网膜部分剥离术+左眼玻璃体药物注射术,解决黄斑牵拉和黄斑水肿的问题。术后,症状的消退需要一定时间,期间阿姨视物变形的情况会减轻,但不会完全消失。
黄斑病变!容易攻击老年群体的眼病
据介绍,在眼底科,黄阿姨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老年人由于眼睛老化,容易出现各种眼底病。眼底是指眼球的内部衬里,包括视网膜、视盘和黄斑,眼底病就是眼球这一部分组织发生了病变。
“黄斑位于我们视网膜的中心区域,我们看光、看颜色、看到物体的形象,都与黄斑的功能息息相关。黄斑变性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三大致盲性眼病之一,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变长明显增加。”
张静琳表示,这种病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一些患者会在看书、看报时会觉得字稍微有点变形,在暗的地方看不清。如果只有一只眼睛发病,患者通常没什么感觉,得把另一只眼睛盖住,才有可能觉察异常。等到了晚期,视野中心就会出现固定的黑色或者灰色斑块,视力可能在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内急剧下降,甚至失明。张副院长特别提醒,50岁以上的老年人,视力出现明显下降一定要及时就医排查,未有明显视力变化也建议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平时在家也可使用阿姆斯勒表自查。
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症状:
视力下降,眼前出现黑影漂浮,像蚊子在飞。如果病情加重,黑影会变得像蜘蛛网一样,有时候晚上还会出现闪电感,临床上称“闪光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视物扭曲、变形,再发展下去,眼前中央可能会出现黑影,遮挡视线。当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
简单自测:观察白墙、方格窗户,看看窗户、白墙有没有变形,看看地面上的直线还直不直。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何淑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