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以来,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各类创新资源不断集聚,横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就入驻了这样一批集成电路“芯”产业。
为了解这些高科技“芯”企业跨境金融合理诉求,进一步完善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政策落地长效机制,近日,外汇局珠海市中心支局局长龙勇、副局长张洪伟带队赴横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参观了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下称“智能研究院”),并与芯潮流(珠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芯潮流”)、珠海镓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镓未来”)等5家企业开展座谈,倾听“芯”企业在海外布局、贸易新业态进出口、跨境资金融通和海外人才用汇方面的困惑和难题。
畅通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传导渠道
“在产业初期,珠海跨境投融资方面有哪些比较好的政策?产业在海外布局和资金跨境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申请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QFLP)试点?有没有一些具体案例?”智能研究院转化与投资部部长王志红提出了困惑。
据了解,该研究院是经广东省科技厅批复注册的广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研究领域联合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科技基础设施,主要聚焦具有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和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
针对智能研究院的提问,龙勇表示,近年来外汇局持续推动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高新技术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非金融企业一次性外债登记等多项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改革试点在珠海落地,极大便利了企业跨境投融资行为。在跨境资金运作方面,主要遵循真实合规的大原则。产业初期,企业可利用QFLP政策有效引进境外合格投资者,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支持企业发展,目前全市已有近30家QFLP企业获得试点资格。
“能否开放资本金账户网银业务办理,增加企业自主管理责任,提高企业资本金使用便利性?”镓未来行政公关总监杜丹提问。据悉,该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氮化镓功率器件生产企业,主要致力于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功率器件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从30W到10KW的氮化镓功率芯片及系统设计解决方案。
龙勇回应,珠海即将迎来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落地,目前部分银行已向珠海市中心支局提出申请。试点通过报备后,包括企业资本金账户入账使用等多个资本项目业务场景可由线下改为线上办理,企业可通过网银等自助渠道申请办理相关业务,如直接通过网银对包括外汇资本金在内的资本项目资金进行自主支付,线上办理事后抽查回检支持等,将极大提升企业跨境资金使用的便利性。
为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提供跨境资金结算指导
芯潮流(珠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粤澳合资的高科技半导体公司。与会的芯潮流代表感谢珠海市中心支局对芯潮流投资方发起QFLP试点申请的支持,并表示这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试点办法(暂行)》出台后获批的首只基金产品,也是合作区成立后,首只投向合作区高科技半导体项目的澳资QFLP基金。
该公司代表提到其自主设计研发的先进制程光通讯芯片于近期在境外排期流片过程中,因研发测试需要,流片成品计划一半进口回国内, 另一半在境外直接转卖至第三方公司,但从境外第三方公司收取流片款项时缺少对应进口报关单。这种交易背景真实,但资金流和物流不匹配的业务收汇问题给公司运营带来影响。
“对国内企业产品生产和销售客户两头在外的情况,由于没有货物的进出口报关,怎么解决这种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资金结算?”镓未来行政公关总监杜丹同样提出疑问。
针对芯潮流和镓未来的同样诉求,龙勇指出,“芯”产业带来的是新贸易模式和收汇诉求,外汇局会主动适应新型企业可能带来的对外汇管理的新挑战,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敢于先行先试,做到外汇管理灵活不僵化。该局将就这类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跨境资金结算问题做好专题辅导,充分考虑贸易新业态收汇的实际新情况,辅导企业用足用好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新政策,畅通“芯”企业跨境资金结算新模式。
为外籍员工和海归人员薪酬购付汇便利化支招
“我们在横琴有录用澳门员工,能否为澳门同事直接发澳门币工资?”广东横琴数说故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数说故事”)CEO助理李莎问道。
张洪伟回应,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在境内无法直接使用外币支付外籍员工工资,但有多种方式可为外籍员工薪酬购付汇提供便利化,如可由企业通过支付劳务费的方式直接购汇汇出,或是境外个人办理薪酬购付汇。首次办理后,在满足真实性的前提下,银行还可免于审核重复性材料。此外,如果员工属于海外人才,可以享受用人单位为其代办薪酬购付汇以及简化收入购付汇税务凭证等便利化政策。
“海归人员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不够,能否提高海归人员工资性收入汇付境外家属生活费便利性?”镓未来行政公关总监杜丹提问。张洪伟副局长表示,5万美元是指免提交真实性证明材料可以凭身份证明在银行直接办理的境内个人购汇年度便利化额度,超过便利化额度的购付汇,可向银行提供相关交易证明材料办理。
高科技“芯”企业是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力量。下一步,珠海市中心支局将持续坚持“金融为民”理念,多走出去了解企业、倾听企业、帮助企业,抢抓二季度稳外贸、稳外资窗口期,主动靠前发力,真正助力“芯”企业畅通跨境投融资和结算渠道。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刘梓欣
【通讯员】杨静 左向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