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掀起“奇点”文化艺术风暴,展望人文互融无限可能

南方+ 记者

融深融湾正当时,人文互融再发力。2022年4月28日下午,由惠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奇点”——惠州融深融湾城市文化艺术论坛在市博物馆举行,掀起一场文化艺术的风暴。南方+客户端同步开展视频直播,共有超89万人次观看,想看的市民朋友可点击直播链接回顾精彩瞬间。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钟亮,惠州市委宣传部调研员郝本平,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徐巧玲出席论坛。

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深圳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六设计所所长崔鲜明,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杨宏海,深港文艺交流协会会长王廉运,梵高画院院长马楚七位来自深圳文化艺术界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方面的专家参加本次论坛。

论坛上,七位嘉宾围绕论坛主题,结合对自身所在领域的洞察,研讨惠州打造城市文化艺术IP的创新思路,从文化发展、艺术创作、人文精神的角度,畅谈和展望深惠两地人文互融的无限可能,为惠州文化艺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助力惠州打造更具人文气息的文化强市。

去年11月,惠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惠州实施深度融深融湾行动。今年2月,惠州融深融湾“施工图”正式出炉,重磅推出八大专项行动。其中“人文互融”专项行动提出,促进大湾区青年交往交流、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和宣传。

“此次是我们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去年我们尝试举办了一场文化惠民公益活动,首次走出惠州走进何香凝美术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此次活动是新的推动和对市民期望的回应。”钟亮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以奇点为主题词,在文化艺术领域,奇点也是原爆点,当多元、几何的文化融入、激活,可以释放巨大吸引力和创造力。本次论坛采取线下会场+线上直播的形式,是惠州实施深度融深融湾人文互融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希望以此推动湾区文化艺术交流和宣传,学习一流城市先进经验,打开惠州通向“创未来”的无限可能。

“‘奇点’是一个基于物理和宇宙学的概念范畴,是宇宙、 黑洞的起始点,同时也是指通向‘无限’的可能,寓意展望关于惠州城市发展融深融湾的无限可能,同时为惠州在城市文化、艺术思考、创作精神等各方面的再出发作出探索。”本次论坛的策划人、梵高画院院长马楚介绍策划理念。

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

以文铸魂,为新时期城市文明建设赋能

“以何香凝美术馆馆长的身份参加惠州文化艺术论坛,我倍感荣幸,因为何香凝是一位惠州媳妇,她和丈夫廖仲恺为惠州的发展尽心尽力,在惠州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看来,作为一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女性画家,何香凝的画作充满浩然正气。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美术馆的发展对一个城市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蔡显良以《以文铸魂——新时期城市文明建设》为主题,从文化艺术载体的学术定位逻辑与缘起的角度,分特色立馆、学术先行、以文铸魂三个篇章,呈现何香凝美术馆如何打造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

蔡显良介绍,1997年4月18日建成开馆的何香凝美术馆,是中国第一座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该馆围绕何香凝人生与艺术、二十世纪名人及艺术、女性艺术、海外华侨华人艺术、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中的优秀艺术五大业务发展版块,举办了大量高水平的传统绘画精品艺术展览,传承何香凝先生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

艺术IP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

“坐落于深圳的关山月美术馆是以广州美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的关山月先生名字命名的国家美术馆,与粤港澳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陈湘波以《艺术IP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为主题,立足关山月美术馆,介绍专业国家美术馆的文化艺术、建馆历史、学术定位以及创新发展思路。

“惠州和深圳相邻,文化同源。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文化底蕴深厚。”陈湘波介绍,他曾来惠州开办个人展览、举办“探春”雅集,并推动惠州龙门农民画的研究与传播。陈湘波提到,2009年前后,他和同事多次前往龙门实地考察农民画,推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 “乡情岭南——龙门农民画展览”,并编撰出版《乡情岭南:龙门农民画作品集》。被展览和收录的100件作品,基本涵盖了龙门三代农民画家的代表作,较全面地展现出自80年代初以来龙门农民画的发展面貌,并被关山月美术馆收藏。

“艺术最有力量的传播手段,就是市场。”陈湘波特别介绍了“山月文创”项目。该项目提出“文创便民服务”“共享文创之美”等创新理念,开发了一系列荣获2021年度“深圳礼物”的文创产品,让文创有温度,让文物活起来。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

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标

位于深圳福田中心区的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是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文化传播、传承、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深圳标志性重大文化项目之一。

如何将艺术研展空间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标?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以《光合作用》为主题,结合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的亲身实践,讲到无界的“光美术馆”不失为一项成功的尝试。光艺术与美术馆建筑的融合,以新媒体艺术独有的方式链接虚实视域,拓宽艺术表达的边界和形态,将进一步赋能建筑参与城市的信息传递和环境构建,以开放的态度为国内外艺术家提供表达与展示的平台。

“美术馆的身份其实就是一名翻译者,将深奥的艺术用更亲切、直接的方式传达给公众,开展良性互动,最终也将推动全民美育。”颜为昕说,在颜为昕的愿景中,“光美术馆”未来将成为光艺术领域的品牌孵化基地,公共艺术、数字新媒体艺术的公益展映平台,致力新锐艺术家扶持计划,通过更多实验性作品拓展光艺术创作界面,探索交互式作品创作,激发市民观众参与其中。让低头看手机的市民,抬头发现原来艺术还可以这样看,从而仔细观摩这座不一样的“光合城市”。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六设计所所长崔鲜明:

客家民居是开展社会设计的良好载体

“社会设计在国内还比较少见,但在国外已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专业。”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六设计所所长崔鲜明以《可持续的社会设计与城市文化发展》为主题,首先为大家解释了何为社会设计:社会设计强调关系而非对象,将社会与人类的需要置于最显著的位置,设计工具越来越丰富,边界越来越模糊。社会设计真实地融入场景中去,用设计方法来整合受影响的人群。

苏黎世西区从老工业区蝶变城市潮流中心,苏黎世艺术大学从旧乳制品厂房改造成为艺术大学,FREITAG箱包可持续材料的生命周期……崔鲜明先从他就读硕士的国家瑞士讲起,通过社会设计对环境、城市、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将瑞士可持续的社会设计助力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优秀案例娓娓道来。

“惠州众多的客家民居独具特色,水塘和冷巷可以自然降温,建筑材料环保,是开展社会设计的良好载体。”崔鲜明还以亲身参与的广州举办的世界生态设计大会为例,图文并茂地呈现生态设计小镇(从化)多个改造项目的前后对比,希望这些优秀案例为惠州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借鉴。

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杨宏海:

将惠州文脉四个“奇点”塑造成城市IP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融深融湾,论坛组织形式非常创新。在历史上,惠州、深圳是一家人,深圳曾属于惠州管辖过。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下,如何深度融深融湾,最重要的在于一个城市的设计,各位专家齐聚一堂就是为惠州城市设计展开研讨,寻找惠州的奇点。”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杨宏海如是说。

在杨宏海主题为《惠州历史人文重塑推广与传播》的演讲中,杨宏海挖掘了惠州文脉四个“奇点”:其一是以葛洪为代表的罗浮山文化;其二是以苏东坡为代表的苏东坡文化;其三是以叶亚来为代表的客家华侨文化(客侨文化);其四是以叶挺为代表的革命历史文化。

“梳理惠州历史和人文资源,可为塑造惠州作为大湾区新兴城市的文化IP形象,将为实施湾区战略过程中融深融湾提供不可多得的学术增长点。”杨宏海表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多元,是一个值得我们仰望的城市,未来可以考虑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岭南文化交流基地,真正实现天下不敢小惠州。”

深港文艺交流协会会长王廉运:

惠州文化亟待串成一条美丽耀眼的珍珠项链

“IP,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人设,对城市而言,就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定位和名片,外界对这个城市的认知。”在主题为《城市IP对城市推广的意义和价值》的演讲中,深港文艺交流协会会长王廉运先列举了城市IP的分类,并分析了国内多个城市鲜明的IP特征。

以法国南部城市阿维尼翁为例,王廉运讲解了城市的IP对城市推广的意义和价值。阿维尼翁是法国南部的一座魅力城市,1947年,戏剧导演让·维拉尔在此创立作为世界三大戏剧节之一的阿维尼翁戏剧节,使法国的古典浪漫戏剧精神延续至今,每年夏季都有近千艺术团体及全世界上百万的艺术家和表演爱好者来到这里,剧场和街头每天轮番上演着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作品,令这个平日不足十万人的城市热闹非凡。

“IP有城市自带光环的,也有后期与文化互相成就的,例如鼓浪屿钢琴节、自贡灯会、顺德美食等,惠州大有可为。”王廉运表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岸的惠州,惠州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拥有惠东渔歌、客家山歌、龙门农民画等特色文化。作为深圳的后花园,惠州犹如一颗颗珍珠,亟待串成一条美丽耀眼的项链。未来,惠州应着力塑造城市IP,加大推广城市形象的力度,提升在投资和人才方面的吸引力,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梵高画院院长马楚:

探析巴黎三馆打造艺术IP的方法论

“身份的延展,决定视野的角度。作为一名油画家,我参观巴黎三馆的第一身份是纯粹的感官游历者,第二身份是同类艺术创作者,第三身份是知识化游历认知者。”梵高画院院长马楚以国外知名代表艺术IP为范例,发表主题为《游历的直觉—巴黎三馆》的演讲。

“卢浮宫呈现了古典与文艺复兴的完美结合,奥赛博物馆是主流的印象派大本营,蓬皮杜国家现代艺术中心是欧洲最大的现代和当代艺术收藏馆。”马楚以巴黎三馆卢浮宫、奥赛博物馆、蓬皮杜国家现代艺术中心为例,讲述珍珠链特点的艺术馆群特点,解读巴黎三馆所收藏的艺术品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它们形成的重要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历史原因,以及它们所设定的理念,为惠州市民增强认知和提供借鉴。

马楚表示,国内外优秀美术馆在综合水平、艺术精品代表、艺术研究范围、场馆建筑特点等方面的符号化,将提高民众在感知上的深刻记忆。希望通过探讨美术场馆运营有价值的方法思路,对惠州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城市文化场馆、艺术馆的建设起到启发和帮助,也让更多人了解不同艺术阶段的艺术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分享对艺术认知的不同角度。

来到现场的市民代表沉浸在气势磅礴的艺术氛围里,享受这场文化艺术的盛会,与专家就讲座主题提问互动,专家们深入独到的分析解答及展现的渊博学识,使听者深感敬佩。论坛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他们通过观看直播,也积极与现场互动留言,就专家观点畅谈感受。“大咖论道,为惠州文旅打开奇思妙想!”“深圳看起来就很新锐,创新力满满!”“希望惠州能多举办这些大咖活动!”“这样的活动挺不错,期待更多文化讲座!”这是来自网友们的心声。

“今天在座深圳文化艺术界的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方面的七位领军专家,与我们分享了很多的宝贵经验、良策,受益匪浅,有益于启发我们惠州市的文艺工作者、管理者及宣传文化系统行政人员的思路和开阔眼界,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带来的启发值得我们深思深挖,进一步促进惠州的文化强市建设,感谢各位专家对惠州的关心、厚爱!” 惠州市委宣传部调研员郝本平总结说,“请进来,走出去”的这种活动方式非常好,感谢此次活动的承办单位,通过发挥画院、文艺团体等的社会力量,共同为惠州文化的发展作贡献,助力惠州培养更多文化人才。

【记者】糜朝霞 梁维春 

【通讯员】陈巧玲 孙锐 张颖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