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珠海市斗门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区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召开。会议透露,今年一季度,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斗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8.53亿元,同比增长6.5%,高于全市2.3个百分点、全省3.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各区中排名第一。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2亿元,下降31.9%,降幅有所收窄。
今年一季度,珠海市斗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从行业视角上看,工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四个行业分别拉动GDP增长2.5、1.9、0.7、0.5个百分点,合计拉动全区经济增速5.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都实现高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7%、22.8%和20.2%,增速较为突出。
从重点企业看,全区工业产值前20强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42.21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伟创力集团、格力系、冠宇系企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3.2%、28.6%和13.5%;其他企业如海龙建筑、德海生物、鹏辉能源、汉胜科技、越亚半导体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18.0%、73.9%、59.4%、51.6%和44.9%。
今年一季度,珠海市斗门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工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5%。从投资结构看,完成工业投资29.19亿元,增长99.1%,拉动全区投资增长21.9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22.15亿元,增长98.3%。
盘点各园区、各镇街完成情况,富山工业园、井岸镇、白藤街道分别完成投资31.96亿元、11.71亿元、11.51亿元,位居全区前三;增速上,乾务镇(不含富山)、斗门镇(不含富山)、莲洲镇和白蕉镇保持快速增长,均实现投资倍增。
会议强调,要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保持归零心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力把各项工作往前赶,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扎实做好“双统筹”工作,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精准施策,畅通供需对接;要加快构建完备产业生态,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大工业技改投资和企业“小升规”,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与完善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相结合;要强化精准招商,全面落实“链长”制,靶向招引一批具有“造血”功能的产业项目,针对性引进培育“链主”和“专精特新”企业。
会议提出,将推动《斗门区推进“大产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尽快落地落实,做大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农业四大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完善园区交通路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推动园区成规模上水平,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全力提速重点项目建设,以重点项目和专项债使用为抓手扩大有效投资;强化要素保障服务,坚决守住工业用地红线,做好能源保障,抢抓降准政策红利,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深度挖掘消费潜力,落实好省、市消费扶持政策,促进消费方式转变,培育消费新热点,均衡考虑、兼顾好为企业纾困解难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会议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坚持惟实、惟效、惟快工作导向,用好专班机制,推动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限化,确保工作到人到岗、到点到位;要强化跟踪督办问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工作推进不力的部门和干部严肃问责;要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斗门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形成大干快上的良好氛围。
【采写】林郁鸿
【摄影】关铭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