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全市第一

南方+

近日,深圳市2021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市级绩效考核结果出炉,光明区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位列全市第一。14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共22个考核指标,达标率100%,居民知晓率达92%,满意率达93%,其中知晓率远高于全市77%的平均水平。这张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映射着光明区卫生人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初心、使命和主动求变的创新精神。

为群众接种新冠疫苗。

为群众接种新冠疫苗。

近年来,光明区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大力建设惠及全区人民、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公平享有体系,快速提升社区基层疾病防控能力,认真落实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有效推进服务均等化,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温暖 全民健康路上一个不落

社康中心向辖区的孕妇、产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发现影响母婴健康的一切风险,提前进行干预或转诊,确保全区无一例孕产妇死亡事件发生。

几个月前,楼村社区一孕妇苏女士因头晕、失眠和全身性水肿到楼村社康就诊。全科医生测量血压发现高达163/112,马上为其办理转诊,并告知了负责孕产妇健康管理的罗医生。罗医生在随后的电话随访中了解到该孕妇并未到上级医院就医,便努力劝说,未果。考虑到苏女士有可能发生子痫以及其严重危害性,罗医生向区妇幼保健院报告了情况,并一下班就来到患者家里中再次劝说。见到她的到来,苏女士感到意外,但始终不肯就医。罗医生离开不久,苏女士致电社康表示自己剧烈头痛。社康立即派值班医生上门检查,发现血压仍未改善,最后在反复劝说下,苏女士终于随120前往医院住院治疗。目前,苏女士已顺利分娩,母子平安。

对接肺结核患者管理,光明区各社康中心穷尽一切可能的办法,提前设置断药提醒、上门送药和快递寄药等,确保了两年来患者规则服药率达100%。避免因不规范服药造成患者发生社区传播。

合水口社康中心负责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的麦护士,在管理系统上发现患者胡先生只剩下三天的免费治疗药物。她赶紧拨通了对方的电话,提醒他来社康取药。胡先生表示自己已经回到老家,短时间暂时不回深圳,但他不知道如何在老家办理免费领药的手续。麦护士当即做出决定,请胡先生当日就去老家卫生院或医院检查肝功能等项目,并发结果过来给全科医生看。如果无异常,就马上快递药品给他。最后,胡先生在老家也服上了来自深圳的免费药物,没有出现一天的断药情况,保证了规范治疗和全程管理。

此外,国科大深圳医院47家社康中心管理着全区1758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则服药率、规范管理率年年达标,极大地降低患者肇事肇祸风险。

社康中心不仅管理着重点人群的健康。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防病能力自然强。2020年以来,社康中心已广泛发动居民累计15万余人通过小程序参与做题来提升健康素养。此外,社康中心医务人员晚上还随网格人员一同上门,向居民开展扫楼式的健康素养推广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告知,做到重点社区、小区内的所有楼栋和家庭100%推广,地毯式覆盖。到2021年,光明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从2019年的21%快速提升至45%。

开展健康宣传义诊活动。

开展健康宣传义诊活动。

不管是常住人口还是流动人口,社康中心都不打折扣地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服务均等化,缩小健康差距,努力让居民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实干  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一管到底

社康中心以健康需要为导向,围绕居民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需求,以防为主,做到早预防、早管理。同时提高服务能力,改善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措施,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过程,均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个体还在妊娠期、新生儿期,社康中心提供孕产妇健康管理和新生儿上门随访工作,预防出生缺陷。

针对0-6岁的婴幼儿,社康中心提供预防接种、体格检查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等服务,减少营养性、心理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2021年社康开展0-3岁儿童体检93876人次;预防接种421152万余人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3%以上,儿童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发病率下降30%(2021年比2019年)。

迈入校园后,社康中心的健康体检也随着进入了校园。规范开展健康体检,加强健康监测,提供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疾病的预防和干预等一系列的公共卫生服务。2021年社康共开展学生体检7万余人;入校流感接种6万余人;近视筛查2万余人;脊柱侧弯干预300余人。此外,健康副校长分别来到区内50家中小学,参与应急演练次307次,现场巡查指导1399次,组织培训340场次,助力健康校园建设。

居民在成年后,社康中心则重点为其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干预、癌症早诊早治等服务项目,强化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治融合。

“18岁起量血压”“35岁起测血糖”,光明区的大街小巷都在滚动播放社康免费筛查口号。2021年全年,社康中心共筛查18岁以上成年人561543人,发现高血压患者18512人并纳入健康管理;共筛查35岁以上成年人283244人,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2445人并纳入健康管理。目前管理全区36000名高血压患者和13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医生对纳管患者,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等方式,长期监测患者血压或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2021年宫颈癌筛查10931人,发现异常933人,乳腺癌筛查6807人,发现异常2822人,肝癌、大肠癌等筛查发现异常530人。发现异常后社康快速向上级医院转诊,从而让患者得到最快的诊断和治疗。避免了上千个家庭大病突起,继而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进入老年阶段,社康中心可提供的健康服务项目更多。健康体检、医养结合、心理健康问题筛查等,同时为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常年提供每季度的健康管理服务。2021年为动员更多老年居民开展体检,社康中心为体检老人准备可口的早餐和精美的小礼品,全年共体检13555名老年人,相比2020年增长50.6%,相比2019年增长194%。同时心理健康方面实现0的突破,为9000名老年人筛查老年痴呆症,为3000名老年筛查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发性阳性老人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

高效  突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路提升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光明全区社康中心因应形势,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快速建立免疫屏障,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中赢得先机,突发公卫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基层公共卫生网底越织越密。

社康中心设置35个新冠疫苗接种点、82个接种单元、246名接种技术人员,提供“5+2”“白+黑”“里+外”接种服务。2021年底,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74.40万剂次,累计完成全程接种113.14万人,其中社康累计接种164.6万剂次,占比60%。

疫情发生以来,社康中心共派出160人参与三位一体工作,累计完成上门排查39493人次,入户巡查居家隔离人员7958人,微信电话随访41107人次。

社康中心先后派出35名公卫医师、全科医师前往区流调前线指挥部,开展流调溯源工作。其中部分社康流调员因业绩突出被调往宝安、龙岗、福田区等支援工作。目前,社康流调队伍确保了全区31个社区中,均有1名以上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流调员。

2021年传染病迟报、漏报大幅下降,上报率和及时率均达到96%以上。校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快速提升。

47家社康,14个以上基本公共卫生项目,5个以上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如何做到心往一处使,合力夺第一?

足额及时下达补助有力保障。2021年光明区财政足额及时拨付社康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14771万元,与中央下达转移经费累计15524万元,人均公卫补贴145.96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9.02元。

打造高水平全科公卫医生队伍。2020-2021年,引进全科医师91名和公卫医师30名,目前,每万人全科医生已达到4名。每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齐全的社康均配备了1-2名公卫医师。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和深圳市总工会共同举办的“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市级职业技能竞赛”中,光明区的社康中心在全科医师、公卫医师、卫生管理人员三个主要岗位分别拿下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同时,在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公卫医师岗位也获得全省第二。

制度释放全体医务人员活力。区卫生健康局和区财政局联合下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分配办法,确定标准化工作量指导标准。国科大深圳医院加快推进院部社康一体化管理。鼓励社康做大服务数量,做好服务质量,每月根据服务数量、质量兑现公卫绩效,极大地释放了一线工作者的活力。

业务主管部门高定位勤指导。区疾控、区妇幼等业务主管部门在区卫健局统一部署下每个季度开展业务督导,将市级考核指标略微拔高,邀请市级专家多次业务培训和指导,督促社康超标完成考核。

进社区开展急救知识培训。

进社区开展急救知识培训。

联防联控健康社区多元共治。组建31支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党委战斗堡垒作用,党群服务与社区健康服务深度融合,形成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社康机构、网格中心、各级部门、志愿者等多方参与的健康社区多元共治模式,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堡垒。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免费向辖区居民提供,居民在接受服务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在公共卫生服务中,获益的居民纷纷向社康和医务人员点赞和感谢。

据统计,2021年社康共收到7面锦旗、11封感谢信、60余批次社区和企业感谢慰问物资和上千条微信朋友圈发圈点赞。居民的正面反馈使医务人员更加觉得自己的工作很重要、很光荣。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光明区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夯实社康中心疾病防控基础,抓好全人群与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强调部门联动和全民参与,发挥居民“健康第一责任人”作用,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

【撰文】柳艳

【通讯员】邹思梅

编辑 李才瑛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