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东莞市教育局组织召开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微发布会,针对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改革的有关改革优化事项进行了详细解读,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四不变”,实行“三调整”,保障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平稳有序。
数据显示,按现有幼儿园大班和小学毕业班人数及近年学生在莞“幼升小”“小升初”的比例,初步预测今年东莞将有约25万名学生进入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就读。
考虑到家长普遍会关心“学位紧张”问题,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健表示,“今年公办学校可以提供接近12万个学位,比上一年度增加约1.5万个,加上民办学校的学位,全市的学位供需可以达到‘总体平衡’。”
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时间表出炉
提示:“交钱即可摇中”绝对不可信
王健介绍,今年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总结而言有“四个不变”。
第一,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不变。今年东莞各园区、镇街将继续结合“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原则,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招生片区范围,任何学校都不得通过面试、面谈、人机对话、体验活动、简历材料等各种方式为依据进行招生,各镇街、园区的招生入学方案将陆续对外发布,各位家长可以关注相应的镇街教管中心或学校的公众号。
第二,公民同步招生和网上报名方式不变。2020年,东莞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简称“招生平台”)实现了公民办学校线上同步招生,今年将继续延续。
第三,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派位录取不变。今年每个学生依然可结合实际填报不超过3所的民办学校志愿,根据派位学校的招生计划数、学生的志愿顺序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随机录取。
第四,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方式不变。今年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继续在网上报名期间提出积分入学申请,按照积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到公办学校或领取民办学位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东莞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及在民办学校就读享受学位补贴的随迁子女人数占比不低于85%”纳入市政府“硬任务”和民生“十件实事”, 预计今年积分入学总学位供给数尤其是学位补贴数将大幅增加,欢迎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家长积极申请。
具体而言,符合招生入学条件的学生,须在5月9日10:00—5月18日17:30内通过手机上的“东莞慧教育”微信公众号,“东莞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i莞家微信公众号,i莞家APP或电脑(网址:https://zs.dg.cn)报名,凡未经招生平台招录的学生不能在学籍系统建立学籍。
“招生平台在网上报名期间是24小时对外开放,家长不用急着扎堆报名,容易造成系统压力大运行缓慢”,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科科长罗桂森提醒广大家长,“网上报名最重要的是确保填写的信息准确无误,真实有效。”
而在入学年龄及填报类型方面,罗桂森表示,申请入读小学的适龄儿童必须年满6周岁(即2016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申请入读初中一年级的,必须是小学应届毕业生;此外,不同户籍类型的学生可以填报的志愿有所不同,若有多个志愿被录取,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注册。
民办学校摇号政策开始实行后,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谎称“缴纳费用就可以联系到心仪学校”,或者“可以操作电脑随机录取软件,家长给钱即可保证摇中”。对于此类说法,王健提示广大家长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东莞市民办学校电脑派位是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的,派位的程序经过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检测,派位程序和数据都会市公证部门监督下下载封存,派位当天也会邀请公证人员公证、全程网上直播,无法通过操作派位软件保证摇中”,王健说,“声称可以缴纳一定的费用协助安排学位,这是典型的骗局,希望各位家长高度警惕,不要上当。”
友情提示:若群众有具体线索需要举报的,可致电市教育局有关科室:23126112(招生违纪)、23660823(党风廉政纪律)。
幼升小直升对口入学政策将取消
插班生不能入读对口直升学校
另外,今年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还有“三个调整”。
一方面,在随迁子女入学条件方面,在今年5月18日后再提出入学申请的随迁子女入学条件从“家长方持有效居住证或居住登记”调整为“持有效居住证”,即今年的义务教育阶段统一线上报名结束后,通过补录方式申请入学的随迁子女,其非户籍家长必须要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
另一方面,为有效规范招生入学行为,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政策规定,东莞将对民办学校直升政策进行调整。
首先,从2025年起,不再实行幼升小直升对口入学政策,即今年秋季入学的民办幼儿园学生,毕业时不能通过直升方式入读对口民办学校。
其次,今年秋季起,直升入学政策仅适用于同一镇街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直升小学或小学直升初中。
第三,今年秋季转学到有直升资格学校(或幼儿园)就读的学生,毕业时不能通过直升方式申请入读对口直升学校。
最后,同时有小学和初中的民办学校应首先通过直升或电脑随机摇号方式招收本校自愿报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有剩余学位才能面向在同一民办教育集团民办学校就读、且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直升申请。
此外,为了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行为,从今年起将义务教育招生平台与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对接。“由此一来,我们也会根据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对民办学校幼升小申请直升的学生信息进行匹对,校验通过的才给予直升资格,校验不通过的不能申请直升。”王健说。
考虑到目前不少家庭有不止一位学生,为了方便接送学生,家长表示希望自家的双胞胎或兄弟姐妹能够在同一所学校就读。
对此,市教育局决定今年在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后新增“双/多胞胎学位调剂”申请栏目。在双/多胞胎的民办志愿学校及志愿顺序一致的前提下,如电脑派位后双/多胞胎小孩分别被派位到不同民办学校,可以通过网上申请方式,在派位结束后第一轮补录环节优先调剂。
此外,兄弟姐妹同校入学的问题也会由属地教育部门或民办学校结合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新生注册后的剩余学位优先考虑。
【记者】于羽佳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