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记者从韶关市举行的“粤智助”政府服务下乡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韶关已实现“粤智助”行政村全覆盖,打通了政务服务最后100米。发布会现场播放了“粤智助”宣传片,现场演示“粤智助”操作,有关单位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政务服务便民化的部署要求,省委、省政府坚持政务服务“移动办、指尖办、一次办”的理念,先后推出了“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等“粤系列”移动政务服务品牌,极大地便利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补齐农村地区政务服务短板,构建泛在普惠的政务服务体系,省委、省政府在2021年启动了“粤智助”全省行政村全覆盖专项行动,由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联合省农信社创新推出面向群众提供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政务民生服务的集约化平台,以“整体政府”理念破解一个部门一类机、一项服务一种机的难题,解决群众办事需要进多扇门、操作不同终端、不同体验的问题,让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成果。
按照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行政村投放“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的相关工作部署,韶关市在农商行的大力支持下,自去年11月起,陆续在全市行政村投放安装“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大部分乡镇及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投放了1284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超额完成了省下达“行政村100%全覆盖”的工作任务。
南雄市政务服务大厅,志愿者正在一对一指导老人操作应用。
“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在韶关市全面启用,打通了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最后100米,这是韶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韶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实践,是一项“小切口、大文章,小机器、大平台”的重要民生工程。
“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的应用,全面提升了韶关政务服务数字化、审批服务便民化、线下办理便捷化水平,补齐了农村政务服务短板,推动韶关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对促进韶关数字政府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第一季度,韶关“粤智助”共上线92项政务服务,累计业务办理量超30万笔,累计服务群众超20万人,各项数据均排在全省前列,其中南雄市行政服务中心产生了我省首台办理量突破万件的自助机,乐昌市“粤智助”业务办件量和服务群众占比位列全市第一。
“‘粤智助’方便了很多老人,来到这里两三分钟我们就能帮他办好养老资格认证业务。同时,老人还可以通过自助机办理社保缴费查询及电费缴费等,年轻人可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结婚证明等各类证明,真的很方便,实现了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乐昌市两江镇曹家洞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清连在发布会现场介绍道。
接下来,韶关将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继续把“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政务服务便民化为目标,依托“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充分发挥好“粤智助”服务基层群众、汇集群众诉求、助力乡村振兴的“急先锋”“前哨兵”“桥头堡”作用,实现基层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和办事不求人,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提升“数字政府”的服务与支撑能力,努力持续打造全省“粤智助”建设标杆样板。
【知多D】
“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主要有什么特色?
“粤智助”有四大特色和优势。
一是集约化设计。“粤智助”集合刷身份证登录、人脸识别、指纹采集、卡证签注、银联支付、证明材料打印、办事材料扫描上传等10余款硬件设备,群众办事不需要账号,只需要通过刷身份证、扫粤省事码、人脸识别、微信认证中的其中的一种方式进行身份认证即可,实现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一机办理”。
二是协同化管理。融合各级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形成全省统一、五级协同的自助机管理体系,解决了政务服务办理终端平台不统一、数据不共享、管理不协同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三是“一站式”服务。使用智能技术设计“适老化”办事服务模式,操作页面简洁易懂,专门设置了老人版页面,有效消除“数字鸿沟”。目前,“粤智助”已进驻18多个部门92项政务服务,上线银行卡明细查询等金融服务,提供党史、生活百科和中小学教育等阅读服务。
四是“一体化”运维。创建“省市县镇村”五级运维网络,可通过粤省心12345热线、在线客服、现场人工汇集等多渠道进行咨询、投诉和报障,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全媒体记者】潘俊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