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两则消息备受关注,且都与龙岗东核心的宝龙街道有关。
一则是,途径宝龙街道的地铁14、16号线将于今年提前通车。届时宝龙与粤港澳大湾区各板块间联系将更加紧密,重新确定宝龙在大湾区的城区坐标,助力宝龙更好地融入大湾区。
一则是,4月21日,深圳湾宝龙生物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竞得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一期项目用地,标志着先导区开发建设有望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可以说,如今宝龙街道正在开启城区全方位“升维”的历程。昔日,宝龙街道地处龙岗一隅,传统工业街区,主要承接配套生产制造环节。随着交通、产业定位、区域规划的升级提升,当下的宝龙在一条崭新的赛道上,怀揣着建设“智造东核·品质宝龙”的梦想再次出发,全力加速跑,开启令人期待的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历程。
定位升级
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可以说,宝龙街道已经到了新一轮大发展的“风口”。
当前,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在深圳“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生物医药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被列入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前不久的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推动龙岗宝龙等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提速,推进产业业态升级。
这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宝龙街道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在“双区”战略机遇上,宝龙也有优势。
东部高铁新城是市级战略节点,将打造为国际一流的复合型枢纽、深惠汕枢纽经济核心区、深圳都市圈未来新兴产业集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造新都市区;宝龙科技城相继被纳入深圳国家高新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深圳市5G产业集聚区。
“一芯两核多支点”则给宝龙街道带来发展“升维”机遇。
龙岗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坚定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全力打造“IT+BT+低碳”三大产业集群。宝龙街道成为东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定位、能级的提升,必将带来政策支持、资源配置、项目引进等全方位加大力度。
宝龙街道相时而动、主动出击,提出未来五年围绕“低碳智造核”定位,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和龙岗区“产业支柱”。
到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药研发创新与产业化基地,形成千亿级生物药产业集群,重点打造以中广核为核心的核电、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企业总部集聚的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
产业升级
经济发展动力切换,创新成为主“引擎”
去年11月,精锋医疗负责人围绕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在全国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建言献策;疫情当前,亚辉龙向香港发出超7000万人份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近年来,频频有宝龙企业崭露头角、初试锋芒。
以前增长靠加工制造业企业,如今创新企业成为产业增长的“主力”,目前宝龙街道的经济发展动能已经成功切换,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宝龙发展的主导,创新成为宝龙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2021年,宝龙街道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68.57亿元,同比增长5.2%,总量位居全区第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4%;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7家,总数达400家,总数占全区的25%,彰显了宝龙在龙岗产业版图中的分量。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产业动能的强劲支撑。
2021年,精锋医疗等领军企业成功“出圈”,亚辉龙在科创板上市,7家企业入选区智能制造转型计划、29家企业入选区中小企业上云计划;中广核工程大厦、英可瑞等14个重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
产业空间是宝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将为宝龙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2021年,宝龙街道聚力土地整备攻坚,积极谋划平方公里级城市更新项目,推出南约片区和东部高铁新城2个平方公里级重点更新单元,支撑宝龙发展的空间潜力加速释放。
宝龙街道潜在的土地优势、后发优势将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跨越式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期。
今年3月,深圳首个“优质产业空间试点+二、三产业混合试点”项目落地宝龙街道,有利于宝龙街道打造创新强劲、产业活跃、交通互联、服务完备的湾东创智中枢、深圳东部枢纽门户和龙岗经济发展“第三引擎”。
品质升级
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安居乐业城区
美国新经济地理学家乔尔·科特金曾提到,新经济时代,“哪里更宜居,知识分子就选择在哪里居住;知识分子选择在哪里居住,人类的智慧就在哪里聚集;人类的智慧在哪里聚集,最终人类的财富也会在哪里汇聚。”
在新的思维边界里,宝龙瞄准产城人深度融合的活力城区建设,重新布局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区服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布局无不如此。一个高端、平衡的覆盖全域的全方位的服务、支撑体系,正在渐渐成型。
交通畅达是发展硬实力,也是品质城区的标配。2022年,宝龙街道着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力争完成深大城际、深汕高铁等重点轨道铁、高快速项目的征收任务,加快推进深汕路提升改造工程等项目,完成翠龙路等道路建设。
用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位于宝龙街道的锦龙学校、宝荷学校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龙岗中心学校(初中部)预计今年开学,南约二小今年动工。“十四五”期间,宝龙将新增小学学位10550座、初中学位3850座。
聚焦短板改善医疗服务,协调推进区骨科医院二期建设,加快体育新城安置小区社康等3家社康中心规划建设,构建“1+3+X”托育服务体系,打造托育服务机构孵化基地。
全面推进文化惠民,高水平建设宝龙文体中心,高标准建设CBA篮球馆,推进大田匠作文化村等古建筑开发与利用,打造文博+田园综合产业体。
“出门见绿”“抬头见山”,推进3个大自然公园、2个市政公园建设,完成1个街心公园和6个社区公园的提升改造,高质量打造宝龙一路绿化提升、新能源路景观提升精品花城项目。
立足新发展阶段,宝龙街道凝心聚力抓重点、固优势、补短板,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质量上加快建设“智造东核·品质宝龙”,为龙岗奋力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贡献宝龙力量。
【撰文】黄诗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