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东莞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积极探索并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阶段已实现明显改观。各镇街结合实际,开展了各种富有实效的整治提升工作,这些经验都有待梳理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东莞样板,通过复制和推广,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为鼓励先进、传播典型,东莞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南方+推出《东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优秀案例展播》,敬请垂注!
隔坑村位于东莞市横沥镇中心西面,邻近东坑镇,辖区面积1.8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198人。2021年村组两级经济总收入为6971万元,纯收入5487万元,集体物业47.46万平方米。
近年来,隔坑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四注重四坚持”为抓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先后通过“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验收,成功获评“广东省卫生村”“东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村”,入选市“特色精品村”创建名单。
统筹协调,全局谋划下好“一盘棋”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干得好不好,除了真抓实干外,统筹谋划也少不了。在这方面,隔坑村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据介绍,隔坑村成立了书记挂帅的领导机构,建立“书记包村、干部包区、村城管队员包街巷、党员联户”的环境整治工作机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隔坑村将整村划分为10个片区,片区片长由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担任,负责片区各项城市管理工作,并每周进行专题汇报。由2名党员、1名监事会成员和1名群众组成4人小组,统筹乡村振兴工作和环境整治跟踪落实。由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和部分群众组成协调小组,负责监督管理环境提升项目,协调群众关系。并且在本村的人居环境重点区域和 “四小园”建成区设立党员责任岗,职责到片、任务到人。
除此以外,隔坑村组建了一支由勤防队、执勤队、城管队、网格员、安全员组成的90人大巡查队伍,分别开展日常巡逻、劝导教育、公共设施维护、绿化保洁等工作。结合“路长、巷长”制度和“行走横沥”专项行动,隔坑村开展常态化巡查工作,配套购入1台扫路车和3台小型洒水车,弥补保洁公司的不足和盲区,提高保洁质量。
提升执行,多措并举干好“一件事”
有了规划外,执行少不了,隔坑村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提升村民群众幸福感的头等大事来抓,千方百计求实效。
在镇规划、乡村振兴部门的指导下,隔坑村高质量编制《横沥镇隔坑村村庄建设规划(2018-2022)》和《隔坑村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庄建设规划》,明确整村保洁需求、垃圾收集点和垃圾桶分布等环境卫生要素,提升环卫保洁实效。隔坑村抓住了横沥创建全国文明镇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用好镇乡村振兴财政奖补政策,累计投入资金3151万元,完成建设项目43项。先后完成红粉路、中心路等道路硬化累计达1万平方米;水渠升级改造累计2公里;建成8个小公园、15个边角花园;升级改造辖区内5个公厕,整治村前塘周边6500平方米环境,并提升14600平方米的水质。
除此以外,隔坑村立足“扫干净摆整齐”的基本要求,聚焦村民诉求较多的车辆乱停放、废品回收站清理、“牛皮癣”、生活污水直排、垃圾偷排偷倒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先后清理废品回收站(出租屋)56家,改造直排式户厕26户,“牛皮癣”专项整治并教育52人,偷排偷倒整治83宗,辖区内违规停车教育150人。此外,隔坑已在荔园、红粉和宝新3个区域开展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工作,惠及村民达200户。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实现村庄日常干净整洁,切实提升群众认同感和满意度。
结合隔坑村“水岸人家”特色元素打造全村标识系统,重点规划建设隔坑公园,打造隔溪、古榕广场、碧塘廊道等景观节点,为村民提供观赏、休憩场所。修复及升级改造村内古井、古巷及步行小径周边建筑,提升环境协调性和美观性;充分利用闲置地、插花地、边角空地等区域,见缝插绿,因地制宜建设8个“四小园”,并将道路升级与街头小景建设相融合,打造一批具有观赏性、文化性、生态性的街头景观。同时,邀请广州美术学院进行特色精品村项目深化设计,2022年将再投入资金1540万元完成精品项目11项,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多方参与,上下联动拧成“一股绳”
无论是统筹,还是执行,大家的参与少不了。为切实解决“村委干,村民看”的问题,自2017年以来,隔坑以“常态化理事+动态化参与”的创新模式组建共治协会,成员由党员和村民自愿报名组成。目前隔坑村共治协会已组建8期,从早期的施工监督转变成收集村情民意、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群众利益和拓展公共服务的村民自我治理、自我服务平台。通过了解和反馈村民需求,逐步提升村民、商户和外来人口对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参与度。
隔坑还持续发动镇公益咖啡学院、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力量,利用春节、中秋和双休日,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引导居民自觉打扫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落实“三清一改”,全面净化美化绿化人居环境。累计印制本村车主宣传标识牌600份,召开会议49次,视频宣传81次,派发宣传单张4050张,张贴宣传海报260张,投放LED屏3个,工作群使用300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者和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的优势,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活动和亲子活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美化家园。2021年累计举办相关活动20多场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微实事50多项。
隔坑还以特色精品村建设目标为指引,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五个美丽”目标纳入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村民共识和行为准则,形成“全民动员、人人参与、户户行动、共同建设”的良好氛围。
注重激励,奖惩得当激活“一池水”
有奖有惩,才能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在奖励激励机制建设方面,隔坑村也拥有了自己的经验。
隔坑村积极参加各级先进创建和评选,以集体荣誉感提升群众动力。2021年,我村成功入选市城管局组织的“东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村”评比并在全市大会上作经验介绍,入选全市特色精品村创建名单,多次在横沥镇的乡村振兴“斗牛大会”中获奖,大大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
在落实绩效考评方面,隔坑村配套执勤队、勤防队和城管队等工作模式制定《三位一体绩效管理制度》,每月评比,奖勤奖优,形成内部良性竞争。
在推广积分应用方面,隔坑村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隔坑公园周边开设“积分超市”,倡导居民通过文明行为(如参与垃圾分类、认领管护“四小园”、参与美化家园活动等)获取积分并换取礼品,动员广大家庭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记者】施美
【通讯员】廖凌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