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记34|“老师的针灸手法很赞,像中国功夫一样”

南方+ 记者

欧迪来斯是一名面临毕业的实习医生,也是我在巴塔医院带教的所有学生中最热爱中医的一个。

“老师,针灸痛吗?我如果解剖不好,扎到了神经和血管怎么办?”这就是学生欧迪来斯最开始学习中医时发出的提问。

“那我们先从艾灸学起吧,针灸包括针刺和艾灸。”当我拿出一根艾条展示给他看,他又提问到“这是用青蒿制作的吗?我们这里的人们很多都得过疟疾,就是使用青蒿素治疗好的。”

“不,这是用艾草制作而成的艾条。” 我回应道。好学的欧迪来斯总是热衷提问,但是,在当地教学中医,最难跨越的是“语言关”。

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实际操作,用外语讲解起来不容易。为了更好地解决语言问题,每次出门诊,我都会同时拿上中文,西班牙语,英语三本针灸书籍,交替使用西班牙语和英语进行反复的教学讲解,这样的语言沟通方式会有效很多,能够让学生们能够尽量明白,最大限度地理解中医知识。

中山市中医院医生李博和自己的学生合影。

除了“语言关”,向当地的同事和医学生传授中医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是给他们讲解“中医理论”。由于中医理论本身的特殊性,中国学生学习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些外国学生,其难度可想而知。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他们一开始不容易理解这些概念,但针灸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要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这种治疗方法,并且对疗效有所体会,才能点燃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针对牙疼这病症,治疗穴位可以在手部的合谷穴上;针对急性腰扭伤,治疗穴位又在手背上的腰疼点,治疗后再让患者活动活动腰部,立即能缓解疼痛。当中医疗效“立竿见影”地在患者身上体现出来,学生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值得深究和学习的治疗方法。

但是,他们也会疑惑,两个穴位都在手背上,只是间隔不远的不同穴位,治疗的疾病为什么却如此不同?

他们的文化里没有阴阳五行,经络穴位这些概念。因此,我必须多打比方,告诉他们,经络就像公交车的线路,一个个穴位就像一个个车站。我时而结合着教学挂图,时而在他们身上按一按,帮助他们找到感觉,加深理解。

“老师的针灸手法很赞,就像中国功夫一样,一眨眼的时间,针灸针就进入了人体的穴位。” 欧迪来斯感慨道,“中医诊室所有的自然疗法,安全又方便。我们家乡很多地方缺医少药,诊疗设备及药品都没有那么丰富。中医通过望闻问切、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就把病给看好了,一个人就可以看好许多疾病,中医很适合在这里开展工作。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

通过几个月的时间,就在这种一问一答之间,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之中,欧迪来斯逐步认识了常用的穴位,学会了艾灸和拔罐,以及常用推拿技术。

他对于中医疗法的“神奇”,也不再是大惊小怪的了。临近毕业,他也更加珍惜在巴塔医院学习的日子,每天接触不同的病人也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从医之路任重道远。

他总是说,毕业后还会继续学习、使用中医知识,希望在工作中使用中医疗法,能够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帮助。

据2021年数据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已有113个国家认可使用针灸疗法。中医无国界,中医在非洲,从当地学生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也看见了中医在非洲大地上传播的未来和希望。

【整理】南方日报记者曾艳春

【作者】中国第31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队员李博

编辑 朱晓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