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荔湾的西南边上,
有一个叫作海龙的地方。
这是一片被水道包围的土地,
北片散布着传统的村落,
往西走,通过五丫口大桥
就可以直达佛山。
这里不仅拥有陶渊明笔下
那令人神往的“桃花源”,
古色古香的宗祠
浓厚的龙舟文化
树影斑驳的古村码头……
一切都如此让人着迷。
海北桃花
上百年的种植历史
海龙街的海北东石村,是目前广州两大桃花种植基地之一,占地面积超800亩,距今已有上百年种植桃花的历史。
花期长、花形大和花色艳是当地桃花的三大特色。每当春节来临之际,满园桃花争相怒放,置身其中,仿佛来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人面桃花相映红。
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大家纷纷拿起手机在桃花前合影,更不忘沾一沾“桃花运”。
大沙河碧道
岭南水乡文化特色
走在大沙河碧道边,一路上小草青葱、群花簇拥,是广州城内难得一见的生态景观。
平时会有不少居民沿着河涌两岸散步,人们在江边钓鱼,在树下乘凉,孩子们愉快地在河边吹着泡泡,尽情享受这惬意的午后时光。
中间一大片的荷花池,每到夏天就会盛放美丽的荷花,吸引不少人打卡拍照。
大沙河沿岸还有不少村民组建的龙舟训练基地,里面停着平时训练或比赛用的龙舟,平时还能看到村民自发来这里训练。目前这里已成为居民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江北公园
园林造景景色宜人
走在江北公园,园内绿草如茵,环境舒适幽美,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还有各种儿童娱乐设施和市民健身器材,吸引不少人来这里晨练。
每到周末,公园内都会有不少居住在周边的家庭来野餐,一家大小在草坪上扎营,愉快聊家常,共享天伦之乐。
还有的家长陪伴孩子打羽毛球、放风筝、在湖边捞鱼,小朋友骑着自行车在园内穿梭,欢快的笑声响彻耳边。
如此热闹的场景也吸引了“冰墩墩”到来,偶尔人群中还能看到“冰墩墩”的身影,在跟大家友好打招呼。
在公园旁边的水秀一路,沿途两边人行道上数百棵紫荆树,为市民日常出行增添一片惬意的绿色。
这里已成为海龙街的一个“网红打卡点”,每年都有不少市民趁着花期来这里合影留念,定格美好瞬间。
芳村花鸟鱼虫新世界
集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
位于龙溪大道旁边的芳村花鸟鱼虫新世界,是继花地湾越和市场后又一个广州花鸟鱼虫市场新地标。
市场内共有商铺1000多间,清凉的水族馆与夏日不谋而合,鹦鹉鱼、蝴蝶鲤、龙鱼等七彩斑斓的观赏鱼为逛店的市民增添一分夏日的乐趣。
在宠物一条街和雀鸟馆内,小宠物们也活跃起来,可爱的小猫小狗、兔子仓鼠,还有八哥、鹦鹉等欢快的鸟叫声,吸引不少宠物爱好者前来逛店。
工艺品馆内文艺气息浓厚,众多艺术品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在市场二楼的东西部扶贫协作交易市场,市民还能购买来自全国各地的扶贫农产品和特产,逛店之余还能品尝到各种地道可口的特色小吃。
宗祠
清朝建筑艺术的展示
在海龙街的部分村落里,至今仍保留着不少年代久远的宗祠,老人在祠堂前下棋、聊天,看着渡口的船只一遍又一遍地来回。
沙溪渡口旁的梁氏宗祠,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是佛山梁氏分支一族的宗祠,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凤池村的林氏大宗祠,是清朝时期建造的建筑,宗祠坐北朝南,三间两进,两边有青云巷和耳房。
海北西浦芙蓉村楼巷坊内的何氏宗祠,建于清末,占地200平方米,是具有传统岭南建筑特色的“镬耳屋”。每年正月初十,村民都会在此举行开灯仪式。
龙舟
“沙溪景”成民间经典赛事
海龙街辖内3个经济联社旗下的村都有各自的龙舟,每年从农历四月起,各村就开始着手准备龙舟活动,持续一个多月。“起龙船”“龙舟骏水”“吃龙船饭”等,已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龙舟文化。
一年一度在花地河沙溪河段上演的“沙溪景”,不仅是海龙街龙溪经济联社最重要的节日,更是荔湾区乃至广州市著名的民间龙舟赛事之一,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每年可吸引广佛两地的龙舟队伍前来角逐。
赛事当天,人们驻足沙溪河边欣赏龙舟赛,顺便到沙溪村的梁氏宗祠吃个龙船饭,整个过程可谓“广味”十足。
西浦码头
坐船欣赏白鹭齐飞
在海龙街,至今还保留着少量仍在运营的渡口。其中,位于西浦牌坊对面的西浦渡口,邻靠花地河,与佛山南海盐步隔江相望,是两地村民日常工作生活往返的重要码头。
河岸两边种有不少的大榕树,不时有白鹭在树上驻足休息,或在河面轻轻起舞,一阵风起,几只白鹭在河面上一掠而过,蓝色的天空下洁白的身影显得格外醒目。
如今,不少村民从西浦渡口坐船都会顺便一览白鹭渡江的画面,白鹭的出现已成为西浦渡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图 广州荔湾发布编辑部 梁启明】
【编辑 邓菲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