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味道,尽在美食之心。参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广州南沙持续发力,日前,“食在南沙,品味港澳,粤港澳大湾区餐饮行业交流会”在广州南沙举行。交流会上,21道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菜品正式发布。
本次菜品由南沙花园酒店总经理龙伟彦设计,据他介绍,南沙分布着21条河涌,生态优良,具有丰富特色水产品及农产品,以此制作21道湾区特色菜。
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西江、北江、东江三江于此汇聚,奔赴广阔的海洋。咸淡水交汇的独特地理环境不仅孕育了丰盛的渔农物产,更沉淀了当地朴实勤奋,开放创新的拼搏精神。21条涌、21道代表美馔,每一道菜都有一个值得细读的故事。你最心水哪一道?
南方日报、南方+南沙新闻部联合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推出大湾区21道菜品投票活动,邀请用户参与讨论,并挑选出您认为最期待的一道或多道菜品。投票后可扫码加入南方+南沙美食分享群,主办方将从中选出10名幸运粉丝,每人发放一张南沙三宝免费品尝电子礼券。投票时间:4月25日—4月30日。
大湾区21道菜品,你最心水哪一道?(可多选) 1.锦绣南沙 2.金砚福袋 3.万顷沙熟醉大头虾 4.天籽兰花雪莲万寿果炖海参 5.岭南冰烧肉拼无花果冻 6.驰名葵花鸡 7.脆皮水牛筋 8.虾油金汤浸黄油鲚 9.果木熏黑珍猪 10.松露玉环泡蟹蚶 11.丰酥乳鸽 12.礼云酱百花竹笙卷 13.金衣海鳗 14.流沙甘蔗 15.黄阁虾酱蒸千层肉 16.蜂巢双脆螺 17.小虎虾仁蒸芙蓉蛋 18.湾区明珠 19.南沙三宝 20.岭南榛果 21.琼脂白玉 提交
1.锦绣南沙
杂锦“鱼饭”,选用金古鱼、黄脚立、黄花鱼、马友鱼等南沙常见海鱼制作,搭配四款不同口味的秘制豆酱,一口品鉴,鲜美无比。
“鱼饭”在东南沿海地区居民的日常食谱中占据着特殊而奇妙的地位,“以鱼做饭”源自早期疍民出海捕鱼,因长期漂泊海上,以船为家,不食五谷,以食用鱼肉为主的生活日常,也是渔民为保鲜渔获及随着渔业加工发展而形成的经典美食。
2.金砚福袋
南沙珠江河口的鲜嫩蚬肉佐以春天最新鲜的韭菜及大地鱼提鲜,外裹晶莹剔透的手工面皮,以福袋造型呈献,让地道渔家风味更显精致丰盈。
蚬者,俗称沙蜊,广泛生长于底质为沙泥之江河、湖泊中。以通海江河之咸淡水交汇处分布密度尤甚,是广府人最喜欢食用的贝类之一,早在周朝时期岭南地区的百越先民就会用简单的烹调方式食用鲜贝。
3.万顷沙熟醉大头虾
一川蕉林绿,十里荷花香;千池鱼跳跃,万顷碧波流。
在汪洋之中,造万顷良田,万顷沙因此得名。这里不仅盛产莲藕、香蕉、甘蔗、石榴等优质果蔬,还以盛产曹虾、大头虾、麻虾闻名。
万顷沙当地出产的大头虾肉鲜膏香,以陈年黄酒及秘制香料冰制,酒香醇厚、肉质脆弹、回味悠长。
4.天籽兰花雪莲万寿果炖海参
“万寿果”木瓜搭配南沙水鸭熬制的汤底,辅之以海参、天籽兰花、雪莲精炖成汤,是开胃健脾、益气生津、消除疲劳的养生汤品。
木瓜在中国素有“万寿果”的美誉,与荔枝、香蕉、菠萝并称“岭南四大佳果”,是南沙区广泛种植的十大名优农产品之一。
5.岭南冰烧肉拼无花果冻
精选南沙本地养殖的黑珍猪三层腩肉,在烤炉和冰柜之间三进三出让皮层充分爆花以制作出皮脆肉香的口感;用南沙种植的无花果制作啫喱与之相配,保持舌尖敏锐的触觉,体验更出彩的味道。
百年非遗美食“黄阁烧肉”历经五代传承,一直是南沙地区重要节庆及家族举办盛事的必备美食。红皮赤壮的烧猪代表着人们对幸福、健康的美好祈愿。
6.驰名葵花鸡
向日葵与鸡的结合源起南沙。驰名葵花鸡以原朵向日葵承载,坚守岭南人烹饪白切鸡的传统技艺,保留最原汁原味的口感。
葵花鸡并不是鸡种的革新,而是指以葵花籽、葵花盘、葵花秆、葵花叶饲养而成的独特鸡种,具有皮黄、皮脆、骨黄、骨脆、脂肪少、维E含量高、肉甘香、胸肉嫩等八大品质。南沙日照充沛,水土肥沃,非常适合向日葵的生长,也因此让葵花鸡成为南沙特色美食的代表。
7.脆皮水牛筋
南沙庙头粉葛晒干磨粉,以葛粉为主料配制成脆浆;将牛筋以白卤水炖至软糯,裹上脆浆炸至金黄,切片享用,口感酥脆、层次丰富,满载乡土情怀。
在南沙,带有“牛”字的地名就有28个,水牛头、牛孖涌、牛角村……我们可以感受到水牛曾在南沙的农业发展史上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8.虾油金汤浸黄油鲚
黄油鲚肉滑嫩紧致、鲜味突出、富含油脂,取黄油鲚腹最细嫩部分以“中西合璧”的烹调手法烹饪,伴以大头虾和蔬菜、河蚬熬煮而成的虾油金汤享用,风味更上一层。
鲚鱼是河口性洄游鱼类,平时栖息于浅海,春季从海中洄游至咸淡水区域产卵。南沙是三江交汇的入海口,拥有适合各类鲚鱼生长的天然环境。南沙常见的鲚鱼有黄油鲚、鸽鲚鱼、马鲚鱼(又名凤尾鱼)、乌鲚鱼等,其中以黄油鲚的口感最优。
9.果木熏黑珍猪
肉香与果木香在食客嘴中融合、交织……精心烤制的黑珍猪肋排肉质爽嫩,肥膘不腻微带清香,通过荔枝木熏烤这最后一道工序,黑珍猪肉香更加突出,粤式风味伴以松针装点,大自然的气息悠然而来。
南沙有广泛种植荔枝的传统,不仅盛产荔枝,荔枝木独有的熏香更为菜品融入独特的山林气息。
10.松露玉环泡蟹蚶
原只蟹钳取肉佐以松露、瓜环金汤,山野之香与海洋之鲜共谱山海情谊,让人心动。
南沙是广州唯一的出海口,拥有珠江三角洲最大的滨海湿地,自古便有青蟹于此地繁衍生息。“南沙青蟹”已申报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南沙具代表性的水产品牌。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成长阶段,青蟹以其独有的姿态与美味迎接四方食客来尝。肉蟹壳薄肉嫩,水蟹味全而鲜,重皮蟹甘香丰厚,奄仔蟹蟹膏软滑,膏蟹膏肥脂香,黄油蟹成就蟹中之王。
11.丰酥乳鸽
丰酥乳鸽灵感起源于红烧乳鸽、北京烤鸭及法国拿破仑酥饼三款中西经典美食。
星厨团队借鉴北京烤鸭的品鉴方法,取红烧玻璃乳鸽皮与南沙特色鱼片、虾饼、芒果片叠加,再配以法式拿破仑酥皮一起享用,多种原材料带来的香、脆、甜、糯等不同口感在食客口中交织,丰富的夹层鲜香酥脆、口感清甜,富于创意的搭配让人食指大动。
12.礼云酱百花竹笙卷
礼云酱以礼云子制作,礼云子是蟛蜞卵的雅称,因蟛蜞两螯状若作揖,有人巧取《四书》“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之句为其取此雅名,由此礼云子成为了舌尖上的稀罕美食。
礼云子以珠江三角洲出产的为佳,当地人喜以礼云子制作酱料为料理提鲜,使普通食材脱胎换骨,让墨鱼竹笙卷的滋味妙不可言。
13.金衣海鳗
精选南沙本地优质海鳗鱼,取肥美之段肉以玉米金衣包裹烧制,如珍品般呈献予热爱美食的您。
有别于河塘养殖的鳗鱼,南沙地区的海鳗生长于咸淡水交汇海域,其肉质厚实而细腻,富含油脂,并有很好的食疗功效。
14.流沙甘蔗
萃取鲜榨果蔗汁液注入分子料理技艺,以特制冰球保温,流沙甘蔗带来视觉味觉双重享受。
甘蔗是南沙地区多年种植的传统经济作物,榄核、大岗潭州白镇种植的果蔗皮薄肉脆,味道清甜,汁水饱满。榄核的“果蔗王”就曾经以6.6万元的拍卖成交价而备受关注,大岗潭州白镇也有“糖都”之称。
15.黄阁虾酱蒸千层肉
黄阁虾酱之鲜与黑珍猪五花肉之香相遇,地道食材的精妙搭配激发味蕾的跨界惊喜,肥瘦均匀的五花肉之间糅合着虾酱的鲜香。
“黄阁香虾”一直深得当地居民喜爱,选用虾壳柔软的野生“银虾”和食盐精制,经反复发酵成就咸、香、鲜的独特风味,黄阁虾酱由此诞生,民间就有流传曾有县令因不舍这一口鲜香而不愿离开的典故。
16.蜂巢双脆螺
蜂巢双脆螺是融合南沙特色食材的新版蜂巢芋角,采用当地新鲜田螺肉,配以鱼肚、菌菇、蟹粉制作,口感更丰富,在糖花渔网装饰下更显经典美食的再创新魅力。
田螺肉嫩味美,具有清热明目的食疗功效,香芋田螺粥、紫苏炒田螺都是珠江三角洲颇受欢迎的乡间美食。
17.小虎虾仁蒸芙蓉蛋
土鸡蛋伴以凤尾鱼籽蒸熟,以姜葱小虎虾仁作点睛之笔带出菜式的珍、鲜、嫩、滑。
小虎麻虾是南沙黄阁镇小虎、沙仔一带的名优水产品,小虎村位于狮子洋与珠江口交汇处,低盐度水质是麻虾最爱的生长环境。“小虎”是南沙地区麻虾产品的注册商标,以虾形健美、肉质爽脆、味道鲜甜而著称。
18.湾区明珠
汇聚南沙本地新鲜黄眉头鱼精制而成的湾区明珠,让您一口感受南沙鱼鲜之精髓。
得天独厚的咸淡水养殖环境,孕育了种类繁多的食用鱼类,各种以鱼烹饪的美食如珍宝般滋养着我们的生活日常,到南沙吃鱼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游客休闲游的必备行程。
19.南沙三宝
红豆香蕉糕、象形莲藕酥、芝心甘薯球组成一道南沙三宝,尽显南沙物产的丰富内涵与品质。
万顷沙依托地区气候和土质优势,出产的佳丽蕉、新垦莲藕、一点红番薯均是明星农产品。
佳丽蕉形如月牙、金黄香甜;新垦莲藕夏季采收嫩白爽脆、秋季采收鲜味更浓,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远销海内外;一点红番薯紫皮红心,香糯甜滑,曾是清末贡品。
20.岭南榛果
番石榴、木瓜、玫瑰阳光青提、火龙蕉、皇帝蕉、杨桃、枇杷、黄金百香果……岭南榛果是一道南沙盛产水果的精致拼盘。
除传统种植荔枝、龙眼、石榴、木瓜、甘蔗等岭南水果外,近年来备受消费者喜爱的无花果、黄金百香果、阳光青提也被陆续引入本地种植。
21.琼脂白玉
杏仁豆腐中点缀着番石榴与芒果,再淋上少许产自南沙田野、山林之间的土蜂蜜,琼脂白玉得以成形,如翡翠白玉般晶莹透亮。将其送入口中,口感Q弹滑嫩不甜腻,悠悠的杏仁香气与蜂蜜的甜味相得益彰。经典美食增添地区特色,风味更佳。
【统筹】柳时强
【记者】任燚
【海报设计】吴予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