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以高位嫁接换种为突破口,提升荔枝品质与效益

博罗发布
+订阅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2022广东荔枝“12221”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切实保障荔枝品质,合力筑牢“广东荔枝”品牌基础,4月22日,博罗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联合博罗县科学技术协会、石坝镇人民政府在石坝镇秀埔村组织荔枝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暨现场观摩会,为周边乡镇农技人员和荔枝种植大户详细讲解荔枝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荔枝品种改良和结构调整,是提升荔枝品质的关键。为了让农技人员和荔枝种植大户掌握荔枝换种的要诀,博罗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特别邀请了惠州学院曾令达副教授,对荔枝高位嫁接换种的各项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培训。为了巩固培训成果,学员们还到该村一处荔枝园现场观摩了高位嫁接换种实操。

在观摩现场,果农们围在荔枝树下,认真观摩着技术人员给荔枝树高位嫁接换种,并向荔枝大户请教嫁接后的管理秘诀。陈伟清是湖镇镇的荔枝种植大户,早年通过种植无核荔枝、紫娘喜、仙进奉等稀有荔枝品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荔枝高位嫁接换种颇有一套心得。他介绍道:“高位嫁接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要选好树枝锯桩,然后进行削皮修边,再挑皮接穗,缠缚嫁接膜后就可以了。正常来说,直径十六七公分的树桩大概选三条树枝就足够了,嫁接完成后两年可达到挂果的要求。”

记者了解到,所谓高位嫁接换种,主要是把低产、经济效益差的荔枝品种通过嫁接的方式换成品质优良、经济效益比较好的荔枝品种。我县作为荔枝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全县荔枝种植面积约10.2万亩。尽管近年来,我县大力开展荔枝品质改良工作,引进了井冈红糯、仙进奉、无核荔和观音绿等优质荔枝新品种,但荔枝品种老化现象仍比较明显,且这些品种成熟期比较集中,给市场销售带来较大的压力。以秀埔村为例,该村荔枝种植面积1200多亩,但黑叶占了800亩,桂味仅400亩,因此,调整荔枝品种结构,引进新品种势在必行。石坝镇秀埔村村民叶国表示:“果园面积有100多亩,目前我打算逐步改造200棵左右荔枝树,打造成荔枝庄园,提高果树质量,带动农户增收。”

博罗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罗映鹏告诉记者:“推广引进高端品种进行高位嫁接换种,是改造原有老旧品种最快捷的方法,可较快形成生产规模,提高荔枝的种植效益。”近年来,博罗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通过加强“罗浮山荔枝”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开展荔枝高接换种、发展冷链储藏和果品深加工、良种良法示范果园等项目多措并举,着力推动了博罗县荔枝产业发展的提质增效。

接下来,该中心将从生产端切入,合理优化荔枝生产结构,通过引导种植户进行高位嫁接改良,加快怀枝等低效品种的替换,并对仙进奉、井岗红糯等一批优良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快速形成以龙华、泰美、公庄为代表的早、中、迟熟3大优势区,拉长荔枝上市时间,形成均衡上市、相互衔接、差异化发展的区域格局,推进我县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