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小榄:建设大湾区共同富裕强镇

南方+ 记者

今年3月,中山市小榄镇实施镇内结对帮扶,推动集体经济较强的13个社区、镇属企业结对6个集体经济薄弱行政村,实施帮资金、帮党建、帮产业、帮民生“四帮”行动。这是小榄镇推动经济社会均衡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创新探索。

这是小榄镇将要交出的一份时代答卷。在去年完成小榄、东升两镇合并后,新小榄镇下辖23个社区和6个村,人口、经济总量均为全市第一,但也面临南北片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鸟瞰小榄镇。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在改革开放中凭借村集体经济模式“先富起来”的“闯将”小榄,开启了一场先进带后进、先富带后富的基层实践,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大力促进乡村振兴,促进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全面对标,向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大步迈进。

788个党组织,1.3万名党员打造“红色引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小榄镇坚持把抓好基层党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通过印发《小榄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实施方案》,强化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龙头作用。

2021年,小榄镇村(社区)一级共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审议133次,审议事项257件;村(居)民小组召开党员大会审议事项369件,表决通过率均达100%。

小榄镇全面落实市直部门双联双助机制和镇党员干部“三级直联”制度,4771名网格员做到了网格覆盖到每寸土地每个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利用两镇合并契机,小榄镇抓好788个党组织优化提升,进一步加强对1.3万名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实现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通过开展第二届“菊城先锋”基层党建创新创优项目评审活动,征集125个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培育18个优秀创新案例,形成全镇可复制借鉴的党建工作法。

在基层社会治理上,历来“开风气之先”的小榄镇构建镇、村(社区)、村(居)民片区“1+29+N”三级党群服务体系,高标准建成2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67个“同心园”党群服务站点,使党群服务中心(站)成为政策宣传、乡村议事、党员活动、服务群众红色主阵地。

在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两大攻坚战”等重点工作中,党建网格的建立有效打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小榄镇全面落实市直部门双联双助机制和镇党员干部“三级直联”制度,搭建起“镇党委——村(社区)党委、党总支——村(居)民小组、片区、商住小区党支部——街巷党小组”的四级网格体系,把村(社区)党员干部队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队伍、志愿服务队伍等“三支队伍”排进网格。4771名网格员做到了网格覆盖到每寸土地每个人。

实施帮资金、帮党建、帮产业、帮民生“四帮”行动

去年7月,在完成小榄、东升两镇合并的同时,新小榄镇镇域内部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也摆在了台面上。从2020年经济数据来看,在面积相近的前提下,现小榄片当年经济总量是现东升片的约2.53倍。

资源优化配置势在必行。为此,小榄镇出台了《小榄镇党建引领结对帮扶促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推动集体经济较强的13个社区、镇属企业对6个集体经济薄弱行政村,通过帮资金、帮党建、帮产业、帮民生“四帮”行动实施帮扶。

具体包括:由每组帮扶单位成员每年筹集帮扶资金合共不少于100万元,与南片一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社区)进行结对,全镇每年形成600万以上资金池;由党建工作办公室、农业农村局、工业信息和科技商务局、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宣传办、城市建设和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帮扶单位、驻点部门与被帮扶村(社区)联建联动,既发挥职能部门专业优势、帮扶单位综合优势,又激发被帮扶村(社区)对标先进、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建立被帮扶村(社区)定期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帮扶单位进行跟班学习机制,力争通过三年的帮扶,被帮扶村(社区)实现党建、产业、民生等全面振兴、全面进步。

今年3月,中山市小榄镇实施镇内结对帮扶,推动集体经济较强的13个社区、镇属企业结对6个集体经济薄弱行政村。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乡村振兴的战场,也是锻炼干部的舞台。

小榄镇还开展村(社区)之间党建结对帮扶,选派优秀干部和年轻干部双向挂职锻炼,并开展基层党建特训营、党建工作坊等系列培训,通过座谈交流、案例剖析、“基层党建大家谈”等方式,提升村(社区)两委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建业务能力。

并在“工改大会战”中,在工改项目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18个,从机关事业单位抽调优秀年轻干部100人下沉工改一线,以工改为突破口,撬动村(社区)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

“闯将”辈出的小榄,再一次以首创的举措,走在了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探索前列。

优设施,兴教育,重医疗,强文化,利治水

走进希望的田野,乡村振兴奋战正酣。为实现镇域全面均衡发展,今年,小榄镇将在交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文化、治水等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全面对标,聚焦民生福祉,厚植“惠民动能”。

在交通方面,去年以来,小榄镇十水线105国道半互通立交建成通车,升级改造泰昌路、升平路、花园路、民安北路等9条镇内重要道路,打通兴洲路、同利路(小榄段)、聚新路等一批瓶颈路,新增停车位超7000个。

今年小榄镇将动工建设小榄工业大道升级改造项目、同利路(东升段)道路工程一期项目,启动西部外环高速小榄镇北互通出口连接线道路建设项目。

在教育方面,小榄镇多措并举,出台了《小榄镇基础教育发展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强化优质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促进两片中小学在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均衡发展。

结合“双减”政策,制定新小榄初中和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针对镇内中小学薄弱学科进行精准结对帮扶,帮扶学校全面开放课堂让结对学校学习,并组织骨干教师到结对学校指导,确保新小榄教育教学质量继续稳居全市前列。

同时,结合新小榄中小学校现有音乐、体育、美术学科的师资特点及原有特色项目,重新规划新小榄各中小学体育、艺术特色项目,每周开展一次的体育、艺术学科集中教研,推动新小榄特色教育发展上新台阶。

小榄镇龙山公园。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在医疗方面,小榄镇从2021年11月起,投入3000多万元专项资金,做好原东升片群众合作医疗参保工作,截至2021年12月30日,全镇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

小榄镇立足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顺利完成东升、坦背两院区合并,综合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将南片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整合升级为7个站点;深化医联体建设,加快镇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健全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管理制度,理顺三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关系,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错位互补式良性发展,激发医联体运营活力。

在文化方面,针对新小榄南北两片区文化发展在基础建设、经费投入、场地资源、人员配置、服务效能等方面的差距,大力实施文化兴城五年计划,打造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文化生态圈。

2021年,顺利完成两镇合并后文化设施管理工作的整合,形成新小榄覆盖城乡的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包括镇区文化馆群近3.4万平方米、室外文化活动场地面积11.6万平方米,实现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的小榄镇永宁社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治水方面,针对原东升片污水处理项目效能偏低的问题,小榄镇以“小榄水务”模式为依托,加快推进原东升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原东升片河涌水环境。

分片分区科学开展污水处理厂、管网同步建设,规划提升东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至10万吨,新增污水管网303.5公里。制定“一河一策”专项整治方案,对人口密集、污染严重、群众意见大的重点区域优先进行污水收集,加快改善河涌水质。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小榄镇将不断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廖瀚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更多新闻资讯,欢迎加入南方+小榄读者群~


编辑 李姗恒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