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参加中考的考生注意了,2022年东莞市公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已发布!各普通高中学校将招收在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科技等方面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自主招收高水平项目类及学校自定项目类的特色发展学生数量,招生计划不超过学校总计划的8%。
考生可于6月2日—5日,在东莞市中考报名系统报名,高水平项目校考统一安排在6月12日进行,学校自定项目校考统一安排在6月13日进行。
学校分两类自主招收特色发展学生
根据《方案》,各普通高中学校可根据学校特色和发展方向,在2022年可招收不超过总招生计划3%的自定项目类特色发展学生。招收范围分为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科技共四类,项目及人数由学校自定。具体来看:
●体育类:包括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啦啦操)、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游泳、田径、定向越野、跳绳;
●艺术类:包括美术、书法、声乐、器乐、舞蹈;
●信息技术类:信息学编程;
●科技类:包括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航空航天模型。
除了以上四类学校,通过高水平项目建设资格认定的普通高中学校,还可招收高水平项目类特色发展学生,招收范围可包含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科技社3大类别。
各高水平项目建设学校在建设周期(三年)内每年招收对应项目的特色发展学生,原则上各项目招生计划不低于设定的下限。
高水平项目招生计划下限表
凡符合东莞市普通高中学校报考条件,且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初三毕业生,皆可报名参加自主招生(具体报名条件以各招生学校后续发布的自主招生工作方案为准)。
6月2日至5日,考生统一登录东莞市中考报名系统(https://dgzk.dgjy.net)进行自主招生报名并上传报名资料压缩包,每个学生最多可以报一个高水平项目和一个学校自定项目,但两个项目必须是同一类项目。
报考同校两类项目只需参加一次校考
考生报名后,由招生学校在中考报名系统进行报名资料审核工作,公示拟入围校考的考生名单,并通知考生在指定时间内参加校考。
若入围校考的考生人数未达到招生学校该项目招生计划数的2倍,则同比缩减招生计划(如原招生计划数为4人,入围校考人数为7人, 7÷2=3.5,取整后为3,则需要将招生计划压减为3人)。
根据工作要求,在校考中,各招生学校成立测试评审工作小组对考生进行测试评审,其中测评小组由外市专家、本市外校专家和本校专家三部分组成,人数不少于5人,其中本校专家不得多于2人。
有相同招生项目的学校可进行多校联考,并成立联考测试评审工作小组,测评小组由外市专家和联考学校专家两部分组成,人数不少于7人,其中各联考学校专家1人,外市专家不得少于联考学校专家。
测试评审全程录像,所有现场考试、评分、审议的录像、公示的相片等材料,由招生学校保存不少于3年。测试评审结束后,各招生学校根据本校该项目招生计划数1:1.5的比例(四舍五入)提出推荐市考名单。
为切实减轻考生负担,若考生报考的高水平项目和学校自定项目为同一所学校的同一类项目,则只需参加一次校考。
6月12日、13日分别进行两大类校考
在中考录取中,考生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方可投档录取:一是中考成绩分数不低于校定录取分数线,二是市考成绩分数不低于市考合格线,三是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不低于C等级。
同时,各招生学校可以以市定录取控制线作为校定录取分数线,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以20分为一档自行提高录取分数线。
市定录取控制线
市中招办根据考生中考成绩(含加分)和市考成绩统一折算为百分制后,按照相应权重比例合成总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如合成总分相同,先按市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后按中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体育、艺术类权重为中考成绩占50%,市考成绩占50%;科技、信息技术类权重为中考成绩占70%,市考成绩占30%。
此外,针对大家关注的招生计划,《方案》指出,在录取中将以高水平项目优先录取为原则进行投档录取,各学校自主招生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并入第一批次招生计划。
有计划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接下来可关注学校招生计划,各高中阶段学校于4月底,上报当年自主招生的项目及人数至市中招办,市中招办于5月上旬公布全市公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高水平项目校考统一安排在6月12日进行,学校自定项目校考统一安排在6月13日进行。
值得一提,接下来东莞还将继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计划从2023年开始逐步增加各公办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学生自主招生的项目,扩大招生比例,为培育更多更优的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从源头上、制度上落实推进高中学校特色发展。
【记者】黄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