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三中学实验学校:妙笔生花在校园 | 广东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⑦

南方+

近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非遗工作站(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南方报业天空城兴趣社区承办的2021年度广东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获奖结果正式公布。活动共收到来自全省各地113份案例,从中产生10个精品案例奖与10个优秀案例奖。

本届“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涉及非遗范围广、开展非遗教育地区广、实施主体广,既是对广东非遗教育进行一次摸底,同时推动与促进在校园中开展非遗教育,为青少年学生筑起具有民族记忆的精神家园。

本期报道带大家走进广州市第三中学实验学校,从本届精品案例“广彩、通草画活动实践案例”里看看,广彩和通草画如何在校园里妙笔生花?

近年来,在越秀区文化局、越秀区少年宫的大力支持下,广州市第三中学实验学校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相继开展了通草画、广彩、太虚拳等非遗课程的研发。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8)。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8)。

广州市第三中学实验学校设置专门工作室,购买专业的烤炉、通草纸等设施、设备、材料,用于进行广彩、通草画的学习、交流活动。校方还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学者及代表性传承人,指导编写学校校本教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固化为系统教材,并聘请传承人结合学校的社团活动,到校与学生开展交流。

2017年,校方参与制作的广彩原创故事节目《五彩下凡间 人间练神笔》,获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工作比赛一等奖。近3年来,学校学生的广彩、通草画优秀作品获省、市、区的奖励200多人次,在越秀区文化馆、五仙观、立体学区等多个场所展出,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赏。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21)。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21)。

每逢市、区文化馆等非遗传承单位开展有关非遗传承活动,都会邀请广州市第三中学实验学校参加。其中,在2016—2019年连续四年越秀区的“广府庙会”活动中,广州市第三中学实验学校师生均被邀请参加在北京路最繁华路段的通草画摊位的专场展示,成为非遗传承教育的优秀品牌。

【记者】杨逸

【实习生】胡森铭

【图片】主办方提供

编辑 甘韵矶
校对 刘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