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一线直击|广州白云封(管)控区的24小时急诊科

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视频|记者一线直击|白云封(管)控区的24小时急诊科,时长共4分15秒)

记者一线直击|白云封(管)控区的24小时急诊科

“您好,这里是省二医民航院区急诊科。”

“请问病人哪里不舒服?有没有发热?患者住在哪里?”

“我们马上派车过去。”

……

最近一段时间,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民航院区(以下简称“省二医民航院区”)急诊科内,值班员一天要重复无数遍这样的话语。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民航院区急诊科。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民航院区急诊科。

接到120电话后救护车迅速出车。

接到120电话后救护车迅速出车。

4月8日,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广州。截至4月22日,全市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266例。

白云封(管)控区内,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不论白天黑夜,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确保120生命专线的畅通无阻。

“我一定要进去”

“进入管控区就不能出去了,你自己想清楚是否还要进入?”

4月9日早上,省二医民航院区急诊科主管护师闭丽葵在回院路上,管控区管理人员再三提醒她。当天,省二医民航院区附近社区划定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只进不出”的规定。

闭丽葵非常肯定地说:“进去!我一定要进去,我的小伙伴还在等着我呢!”

闭丽葵在医院管控后,仍坚持前去上班。

闭丽葵在医院管控后,仍坚持前去上班。

这样的“逆行者”并不是个例。

“我是党员我先上”“门诊暂停,我参与120出车!”等声音屡屡出现在省二医民航院区的工作群。急诊科的护士长童英在医院管控后无法进入,便特去开了证明,进入管控区。

当晚,童英和同事们从仓库搬出床上用品,在科里架起了一张简易的床铺,住在了办公室,开启了24小时全天候的工作模式。

医院封闭管理后,童英护士长为同事们安排休憩场所。

医院封闭管理后,童英护士长为同事们安排休憩场所。

“忙碌是我们急诊工作的常态,随时准备好奔赴第一现场。”童英说,接到到岗通知后,不论身在何处,大家都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回到医院,坚守岗位。

夜幕下的急诊科,仍正常开放。

夜幕下的急诊科,仍正常开放。

白云区此轮疫情暴发后,省二医民航院区的急救工作也进行了调整。受白云区防控办的指派,由5家医院承担管控区内的医疗保障任务,省二医民航院区是其中之一。目前,省二医民航院区成立了两趟120专班和一个发热门诊的专班,进行闭环管理。

封控管控期间安排两辆救护车值班。

封控管控期间安排两辆救护车值班。

由于封(管)控区内实行封闭管理,患者不方便外出就医,救护车转运需求大大增加。每出一趟车,闭丽葵就需要回院进行防护服的脱消,脱消完再接着出第二趟,常常整个晚上都不能休息,但她从不抱怨,“特殊时期,我们更要顶上!”

“打赢这场战疫”

4月15日上午9时许,值班室的电话响起,急诊科护士许晓婷接到120急救中心来电,要到同德围街道救助一位84岁的高龄老人。

值班护士正在接听120转诊电话。

值班护士正在接听120转诊电话。

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担架员,一名司机,组成一个急救组,是每辆救护车上的标配。接到通知后,医护人员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护目镜等,在几分钟内便出发了。

接到出诊后,医护人员正在穿防护服。

接到出诊后,医护人员正在穿防护服。

彼时,白云区同德街道全域范围调整为管控区,区域内多个地方被临时封闭,个别道路无法正常通行。按原来的车程和导航方向,很难到达目的地。

“平时去一个小区,3~5分钟就到了,现在可能半个小时才能到。”急诊科负责人郝建志说,幸好一路上有志愿者的指引,兜兜转转后终于找到了准确地址。

到达患者家中时,老人已经意识不清,失去了语言能力。郝建志见状马上为老人测量血压,进行院前急救。经初步判断,老人是突发的单边肢体无力,考虑是心血管疾病的脑卒中,需尽快送到住院部做进一步的治疗。

郝建志为老人量血压。

郝建志为老人量血压。

郝建志握着老人的手。

郝建志握着老人的手。

穿过狭窄的步梯,救护组用担架把老人抬到了救护车上,朝最近的医院驶去。郝建志在驾驶室后面的车厢中,给老人做心电监护、评估病情和生命体征,最终安全把老人送抵医院。

医护人员将病人抬下楼。

医护人员将病人抬下楼。

在救护车上郝建志时刻关注老人身体状况。

在救护车上郝建志时刻关注老人身体状况。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生命通道和窗口,更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急诊的正常运行保证了高危人群能够及时筛查出来,也保证把整个院区的疫情风险降到最低。”郝建志说,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如今实行3班轮换,加上其他科室的支援共32名医务人员坚守在急诊岗位上,单日最高接诊量28趟,是平时的三四倍。

郝建志医生正在脱防护服,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

郝建志医生正在脱防护服,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

“医院的门诊全部暂停了,一些常规门诊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用药的,只能来急诊科就诊。”郝建志告诉《南方》杂志记者,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希望通过急诊科的努力,共同打赢这场战疫。

“总有人要向前冲的”

凌晨3点12分,一名孕妇深夜临产;早上7点20分,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发热;晚上10点45分,一名高龄中风老人紧急求救……省二医民航院区急诊科内,120急救电话的响声总是此起彼伏。

4月14日,医护团队将一名中风的老人转移到救护车上。

4月14日,医护团队将一名中风的老人转移到救护车上。

救护车到达省二院民航院区,急诊科的急救团队将病人转移到病床。

救护车到达省二院民航院区,急诊科的急救团队将病人转移到病床。

4月15日,救护车上护士给9个月宝宝量体温。

4月15日,救护车上护士给9个月宝宝量体温。

4月16日凌晨3点,管控区一名36周孕妇羊水破裂,医护人员将她送往封控管控指定的白云区妇幼保健院。

4月16日凌晨3点,管控区一名36周孕妇羊水破裂,医护人员将她送往封控管控指定的白云区妇幼保健院。

常年在急诊科工作的人,所遇见的突发情况远比想象的更多。从事急诊科工作已有2年的急诊护士周孝慈介绍,不久前,有一位病人消化道大出血,接到通知后急诊科立即派车前往其家中进行急救。该患者独自一人困在家中,最后只能将钥匙抛到楼下给医护人员,才得以开门。情况危急,当救护人员赶到时,病人脸色发白,随时有生命危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护处理并及时送抵医院,这才保住了他的生命。

而这样的生死救援,在急诊科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划归为管控区后,全员防护的级别增加了,救助患者的一线工作人员全部进行防护的升级,必须穿二级防护服。”四月的广州,正值春末夏初,天气十分闷热。出一趟车回来,戚敏娜和同事们早已浑身湿透。

急诊科医护人员在防护服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急诊科医护人员在防护服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防护服里的戚敏娜,眼罩和面屏大多数时间是模糊的,彼此交流都需要大声喊话,一天下来,声音都沙哑了。“但是为了减少防护服的使用频率,我们也尽可能地延长一个班的工作时间。”

脱下防护服,戚敏娜的手和脸都磨出了印迹,衣服甚至能拧出汗水。“守护广州”这句话常挂在这位95后姑娘的嘴边,她也鼓励身边的护士,“救死扶伤,就算累点也是值得的。因为总有人要向前冲的,我们急诊人就应该勇往直前!”


【记者】卢志科

【摄影摄像】唐勇军

【后期剪辑】莫丽婷

【本文责编 】刘树强  陈海燕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责任编辑】莫群 林琳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树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莫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