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女性的首位癌症,离我们到底有多近?

南方+

△点击查看“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专题报道

△点击查看“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专题报道

“洗澡时摸到乳房有硬块,

是不是得乳腺癌了?”

不少女性朋友

应该都有过类似的担忧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之首

呈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

与宫颈癌不同的是

乳腺癌并不能通过打疫苗

来起到预防作用

到底哪些人易患乳腺癌?

是否需要提前筛查?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乳腺癌?

小南邀请了

云浮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黄汉文

为大家答疑解惑↓↓↓

(视频|乳腺癌科普,时长共1分51秒)

乳腺癌科普

晚育或会增加乳腺癌发病率

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其中雌酮及雌二醇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黄汉文介绍,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及初次生育年龄晚、哺乳时间短、停经后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等,均可增加或延长体内雌激素的暴露,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也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一些基因突变也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此外,某些物理因素,如儿童时期接受胸部放射线治疗,也是乳腺癌的致病因素。

除上述高危因素外,尚有一些生活方式与乳腺癌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例如,营养过剩、肥胖、高脂饮食、过度饮酒等都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

警惕!这几类人易患乳腺癌

2021年的《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对乳腺癌筛查人群风险分类,符合下列任意条件的女性为乳腺癌高风险人群:

(1)有遗传家族史,即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

①一级亲属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

②二级亲属50岁前,患乳腺癌2人及以上;

③二级亲属50岁前,患卵巢癌2人及以上;

④至少1位一级亲属携带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或自身携带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2)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

①月经初潮年龄≤12岁;

②绝经年龄≥55岁;

③有乳腺活检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或病理证实的乳腺(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病史;

④使用“雌孕激素联合”的激素替代治疗不少于半年;

⑤45岁后乳腺X线检查提示乳腺实质(或乳房密度)类型为不均匀致密型或致密型。

(3)具备以下任意两项者:

①无哺乳史或哺乳时间<4个月;

②无活产史(含从未生育、流产、死胎)或初次活产年龄≥30岁;

③仅使用“雌激素”的激素替代治疗不少于半年;

④流产(含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2次。

注:一级亲属指母亲、女儿以及姐妹;二级亲属指姑、姨、祖母和外祖母

除了乳腺癌高风险人群以外的所有适龄女性均为乳腺癌一般风险女性。

不同人群应这样筛查乳腺癌

早期乳腺癌一般症状不明显,也容易被大众忽视,因此体检显得尤为重要。

(1)非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

①20~39岁 不推荐对该年龄段人群进行乳腺筛查。

②40~70岁 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对致密型乳腺(乳腺X线提示腺体为c型或d型)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③70岁或以上 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2)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

推荐乳腺筛查起始年龄更早(<40岁),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必要时每年1次乳腺增强MRI。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乳腺癌?

(1)改变日常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限制饮酒、坚持运动等;

(2)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实时了解乳房动态变化,如果乳房出现异常迹象,应及时就诊。

(3)为了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激素治疗时尽量使用最低剂量;

(4)对于乳腺癌高危女性,如有乳腺癌家族史或乳腺癌基因突变者,可进行预防性药物治疗(如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芳香化酶抑制剂等)或手术治疗(如预防性乳房切除术、预防性卵巢切除术等)。

黄汉文提醒,虽然乳腺癌成为困扰女性的首位癌症,但乳腺癌并不是一个致死率很高的恶性肿瘤,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左右。女性需重视乳房健康问题,积极预防、定期体检。

云浮市人民医院乳腺癌专科门诊(乳腺癌诊治筛查)

云浮市人民医院乳腺癌专科门诊(乳腺癌诊治筛查)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杨再佳 王谢思齐

【实习生】林劲


编辑 云荣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