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广东公布四项典型案例,其中一项在河源

河源发布
+订阅

“2021年度广东省文物保护工程典型案例”

近日公布,四项工程入选

位于河源市的

仙坑村八角楼修缮工程在列

杨坚 摄

据悉,为展示近年来广东省文物保护工程工作成果,推广经验、加强交流,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广东省文物保护工程典型案例宣传推介活动”,面向全省征集古建筑、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缮工程。

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邀请省内文物保护专家通过会议评审和现场复核的形式,最终在全省19个申报项目中,评选出仙坑村八角楼修缮工程、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修缮工程、海阳县儒学宫大成殿修缮工程,以及南越国宫署、南汉宫殿和水井遗迹本体保护工程四个典型案例。

据介绍,入选案例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及“最小干预”的原则,或采用传统材料及工艺做法,或合理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均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在维护文物安全及延续文物价值方面具有示范价值,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及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八角楼正立面修缮前

八角楼正立面修缮后

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八角楼建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经有250多年的历史,是广东客家民居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之一。八角楼占地面积3600多平方米,依山面水,该楼是一座回字形的方形围屋,因里外各角上设有八个碉楼,故被称之为“八角楼”。

传统木雕及彩画工艺

仙坑村八角楼修缮工程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广东南粤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施工)负责施工,工程遵循原真性原则,采用传统材料与工艺做法进行施工,保存了文物建筑的历史、艺术价值。该项目是广东省乃至全国首个“文物扶贫”项目,在“千企帮千村”的扶贫工作中,社会力量与私有资金参与,在乡村振兴中进行文物保护实践,促进文旅融合和地方经济发展。


来源:河源日报

记者:傅泽彪

编辑:林梓楷  校对:魏风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