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些家长来说,春季的限定快乐,便是提着小桶小铲到野外去挖野菜了。
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挖野菜的好时候。但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如果家长有外出挖野菜的计划,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
野菜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除了因为其独特的风味,还有就是野菜所含的营养十分丰富。
野菜的营养丰富,那是否可以给孩子吃点补益,帮助孩子长高?怎么吃?
1
路边的野菜,你不要采
在不少家长眼中,野菜=天然、绿色、无公害,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
生长在郊外的野菜,可能会受到工业废水、废气,汽车尾气的污染,导致重金属超标等,明显是不能达到食用的标准的。
就算是公园、小区里的野菜,也会受到农药、除虫剂或者除草剂的污染,也是不能食用的。
另外,比污染更严重的,是认错了菜。几乎每年都有因误食野菜而中毒的新闻出现,轻则腹泻呕吐,重则付出生命的代价。
所以,家长如果想要在春天吃野菜尝尝鲜,最好是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人工种植的野菜。
2
孩子也能吃野菜吗?
野菜的营养丰富,能给孩子也吃一些吗?
自然是可以的,但是要适量。
凡是有特殊气味的蔬菜,比如韭菜、香菜、茴香等,都是容易导致过敏的。所以如果是过敏体质的孩子,最好就不要食用野菜了。
正常体质的孩子,可以吃些野菜尝尝鲜,但也要注意食用的量,最好吃新鲜的野菜,吃之前要用清水浸泡2小时+快速焯水,去除灰尘杂质和草酸。
3
2种野菜
孩子也能放心吃!
如今正是吃野菜的好时节,如果家长也想给孩子吃些野菜助长,可以选择吃哪些野菜呢?
① 孩子肝火旺,吃些荠菜。
清明前后,很多地方都有荠菜煮鸡蛋的习俗。
研究发现,荠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生物碱、纤维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以及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因此又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
中医认为,荠菜,味甘,性平微凉,归肝、脾、肺经,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春天是肝气旺盛的季节,但如果肝气过旺,就会容易化火,继而出现爱发脾气、睡眠不安、胃口不好、易积食、眼屎多、大便偏干、小便偏黄赤、手足心烫等症状。
此时,食用一些荠菜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推荐食疗方:荠菜炒鸡蛋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荠菜炒鸡蛋
材料:荠菜50g,鸡蛋2~3个,食用油、盐适量。
做法:荠菜洗净、快速焯水,控干切碎;鸡蛋打散,加入荠菜碎,加少量盐调味,搅拌均匀;热锅下油,加入蛋液炒熟即可。可作为日常食疗。
功效:疏肝明目,补益脾胃。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对证、少量多次分食。蚕豆病可食。
② 祛湿热,吃些茵陈。
“三月茵陈四月蒿”,三四月份,也是采食茵陈的时节。
二三月时,茵陈还是幼苗,带有苦味,此时采摘的茵陈叫绵茵陈,可以入药。而到了三月底四月初,茵陈的苦味稍稍褪去,此时的茵陈称为茵陈蒿,可以用来当菜吃。
中医认为,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
孩子湿热,出现舌色红、舌苔黄厚腻、小便发黄浑浊、有异味、量少、大便溏稀、气味浓、黏厕所,偶尔干硬等症状时,就可以适当吃一些茵陈祛祛湿热。
推荐食疗方:茵陈蒿炒肉丝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茵陈蒿炒肉丝
材料:鲜绵茵陈蒿250g,猪肉100g,葱花10g,姜末5g。
做法:鲜绵茵陈蒿洗净,入沸水锅焯片刻,捞出挤干水分,切段;猪肉洗净切丝;锅中加油烧热,倒入肉丝偏炒至发白,倒入适量食盐调味,炒至肉丝入味,再放入鲜绵茵陈再炒至入味,盛出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和中利湿。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对证、少量多次分食。蚕豆病可食。
野菜虽好,但是吃之前也要多留意孩子的消化情况,避免积食。
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公众号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