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新剧黑马,我为你们挖到了

24楼影院
+订阅

前些天,楼主给大家推荐本月院线新片,有读者留言“想看是想看,但电影院什么时候才能解封?”

院线新片无法第一时间尝鲜,没关系,楼主为你们挖到了这部值得一追的新剧——

《流人》

虽然是Apple TV+出品,但剧集本身却从演员到故事都是正宗英伦味儿。

男主之一是凭《至暗时刻》夺下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英国演员加里·奥德曼,外号“狗爹”。这也是他第一次走出电影荧幕,出演一部剧集。

另一位男主则是在《敦刻尔克》表现亮眼的90后英国演员杰克·劳登;

在本剧中,他搭档《头号玩家》的女主角奥利维亚·库克,贡献了不错的演技。可以看出,本剧是他从小鲜肉转型实力派的一次积极尝试。

女主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KST,英国演员)也来历不凡。她曾在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苦月亮》中搭档休·格兰特,饰演其多情美艳的妻子菲奥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爱情史诗影片《英国病人》中,她曾饰演一位高贵迷人的上流社会女子角色,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提名。

本剧也是她和狗爹二次搭档,在《至暗时刻》中,她扮演的是丘吉尔(加里·奥德曼 饰)的妻子。

老戏骨+颜值小生,这神仙阵容,将本剧的期待值直接拉满。

剧集改编自英国小说家米克·埃隆的同名系列间谍小说,故事围绕着军情五处内一个非同寻常的特务组展开。

作为一部间谍剧,故事的开场便紧张又危急。军情五处年轻气盛的特工瑞弗·卡特怀特(杰克·劳登 饰)在机场执行特殊任务,准备拦截一名装有引爆器的亚裔男子。

在配合指挥中心拦截成功后,却发现跟踪错了人。指挥官和瑞弗各执一词,一个说没说错,一个说没听错。

但任务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男子在车站引爆,一车人的生命危在旦夕。

任务失败后,瑞弗因为爷爷的关系,没被直接开除,而是被流放到了情报处的一个边缘机构——斯劳部门。

本剧剧名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部门的存在。slow horses意为放慢速度的马,而“流人”这个翻译则借鉴了古汉语,指的是被流放在外地的人。

换句话说,这个部门汇集的都是一些犯过错误的被处分的废柴特工。

虽然明面上它还是军情五处的一个分支机构,但员工们干的是被捡剩的脏活累活,就连上班的地方也只位于街角陋巷的破败公寓。

意气风发的瑞弗来到这样一个部门,自然处境堪忧。

斯劳部门的领导兰姆(加里·奥德曼 饰)是一个邋遢又自大的过气特工。日常把办公室当家,肥胖臃肿,不修边幅,连袜子都是破破烂烂。

第一天,兰姆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让他去翻一个右翼记者的垃圾桶,什么信息也不告知,还不忘对他冷嘲热讽,一番贬低打击。

但年轻的瑞弗显然对这种被边缘部门再度边缘化的处境不甘心,虽然被百般刁难,但他还是想要做出点什么,来证明自己。

既然兰姆不让他做重要的任务,他便私下主动跟踪记者霍本,用歪门邪道调查这项任务的真相。

随着瑞弗的调查,一条关于极端组织和商业大佬之间隐秘勾当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

作为一部间谍剧,《流人》似乎跟我们以往看过的特工故事迥然不同。它既没有于明暗之间周旋,步步惊险的诡计交锋,也没有飒爽干练,身怀绝技的孤胆特工形象,而是将镜头对准了一群“三流特工”,用写实的手法将特工这一形象祛魅,描摹出他们在阴影处为国家安全所付诸的努力。

剧中所涉及的国安事件,也映射了当下欧美所面临的恐怖主义、民族主义危机,现实又讽刺。

一位巴基斯坦的小哥因为一个脱口秀段子被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盯上,进而绑架,试图斩首示众。

军情五处高层负责人黛安娜明面上处理着查处绑架者的事项,但私下里我们却得知,这只不过是她为了压制民族主义者的一盘自导自演的大棋。

而这项计划中种种登不上台面的烂摊子,便由兰姆带领的斯劳部门来解决。

可以说,在这场荒诞的政治行动中,斯劳部门的人不过是她行动中的棋子,任何一个人的受伤或是牺牲在她看来不过是多了名弃子。

冷漠而城府深重的黛安娜不过是谙熟了情报组织的游戏规则,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而所谓的信任和背叛,对于最终的目标来说都不过是手段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她能一直爬到现在的位置。

但兰姆却和黛安娜不太一样,虽然他是个三流部门的领导,对手下看似刻薄又严厉,但他却像个鸡妈妈一样护着这群废柴。

因为他明白斯劳部门的处境,无所事事的摆烂反而对于这些棋子来说是最安全的状态。

因而在后续的剧情中,当事件发展到失控的地步,斯劳部门的人因牵扯其中被追捕,兰姆带领废柴小组的全员逃跑,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这种人物的反差感被影帝加里·奥德曼精准的拿捏。前一秒,他还是放着臭屁,在肮脏的办公室剁几下脚,叫楼下的人上来挨骂的油腻刻薄老板;

但当他以间谍的敏锐神经嗅到不妙的味道时,又会在第一时间谨小慎微的将不明所以的员工哄散。

眼神里尽是对这群废物的不忍与怜爱。

狗爹这一传神的角色塑造力早已不是第一次崭露。

在《至暗时刻》中,他用整容式的演技将一个衰老的、固执的、焦虑的内阁大臣的形象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在《哈利·波特》中,他则以精分式的演技将小天狼星亮相时的凶狠疯癫和面对哈利慈父般的神情完美演绎;

他还曾在多部剧中出演过许多令人印象的角色:《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嗜血杀手,《惊情四百年》中跨越了400年去寻求爱人的深情吸血鬼德古拉;《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中的深藏不露的间谍乔治·史迈利……可以说,他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一人饰千面”。

而在本剧中,他戏份虽不如男主杰克·劳登多,却是主心骨式的存在,撑起了整部戏。

从戴安娜口中我们还得知,兰姆的过往其实颇具传奇色彩,执行任务时,在被捕、拷打和中枪的风险中活了下来。而这样一位优秀的间谍为何沦落至此,成了本片人物线中最大的看点。

从目前更新的几集来看,本剧的基调是浓浓的现实主义风格,并夹杂着英剧惯常的黑色幽默。

与前间谍小说大师约翰·勒卡雷的作品相比,这部剧虽失去了以往的间谍剧的紧张焦灼和强大的戏剧张力,节奏缓慢,满是荒诞和颓丧,却也符合当下的时代背景。

在约翰·勒卡雷的作品中,间谍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道德不确定性的战后世界,冷战时期的极端局势让间谍们在复杂又危险的国际环境间游走,有情爱冲突,有致命威胁,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而在埃隆的笔下,这个时代却是混乱而脆弱的。和冷战时期的国际环境不同,恐怖主义、右翼势力、民族主义构成新的危机,将国家安全拖入不可预测的漩涡之中,而深陷其中的人则更多的是无奈的,失控的。

绑架者中的极端分子不听指挥,对打趣自己的老兵挥刀相向;被下放的瑞弗更是自行调查,让同事跟着身处险境,几乎所有人都不按套路出牌,而世界也似乎因此走向疯狂。

更荒诞的是,细究下来,我们又能看到每个人的不易和无奈。剧中,特工们的日常和普通人无异,同样有职场的挫败,权利争斗,以及办公室恋情,每个人不仅是职场上的弃儿,也是生活中的loser。

但现实的窘迫境遇和保家卫国的职业期待并没有从根本上冲突,他们依然丧且坚持着。

这也造就了本剧作为当代间谍剧的鲜明特色:一方面,它用日常生活的琐碎和个体的不同境遇勾勒着时代风景,展现着这一切的荒诞和失控;但另一方面,它又用新一代间谍的莽撞和勇敢凸显出新的希望和对未来的寄托。

颓丧中带着热血,绝望中又带着希望。

正如剧中兰姆和瑞弗之间的角色对照,冷战时期老牌特工的风采受岁月蹉跎,变得模糊暧昧,但好在新时代的青年特工不辱使命,依然愿意在复杂局势下扛起肩上的大旗,让被流放的下等马重新跑起来。

一个身经百战,一个干劲满满,这对废柴搭档以及他们的整个军情废物处,将如何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完成保家卫国的任务?期待后面的剧情能一直高能,带给我们惊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