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佛山人的感受
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天气清凉体感佳
神兽归笼心情好
美中不足的是阴天控场
受冷空气影响
佛山天气持续阴雨湿冷
昨天夜间到今天早晨
佛山出现持续性降雨
今早三水录得最低气温14.6℃
据佛山市气象台预计
本周佛山将带来“一周四季”的体验
前期体验冬季的阴雨湿冷
中期气温缓慢回升,如深秋般清凉
后期的天气则仿佛步入闷热的初夏
具体天气预报:
4月19日:阴天,有小雨,15-19℃,日温差小;
4月20日:阴天间多云,有小雨,气温轻微回升,16-21℃;
4月21日:阴天间多云,局部有阵雨,气温17-26℃,白天升温明显;
4月22日、23日:多云,有阵雨,气温逐日小幅回升,分别为20-28℃、22-30℃;
4月24日:多云间阴天,有雷阵雨,气温23-30℃。
暖湿天气将至
肯定会有小伙伴开始担心:
回南天又要来了?
放心
可能性不大
回南天是冷透过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的现象。
也就是说,想形成回南天,首先要有足够强的冷空气。而最近的气温还不能算冷,只能说有点凉,不足以形成回南天。
另外,雨季一来,
天气就变得又热又湿
这就易于导致湿邪困于体内
有些人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情况
那么生活中我们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邪
祛湿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什么是湿邪
湿邪重表现一:痰多咳嗽
近期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因湿痰内盛,上犯肺系,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此外还可见痰湿停胃,胃失和降,恶心呕吐;痰湿留注经络关节,致肢体困重;痰湿阻遏头部清阳,则致头目眩晕等。
湿邪重表现二:全身乏力
许多患者经常抱怨:“医生啊,我全身没劲,两条腿沉重无力,头也昏昏沉沉。”这些困乏的表现,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因为“湿性重浊”。如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束布帛。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
湿邪重表现三:大便粘滞不爽
湿气重的季节,很多人会觉得周身皮肤粘腻不爽,这是因为湿邪致病具有黏腻停滞的特性。最常见的如大便不成形,粘滞不爽。此外还可见小便滞涩不畅,以及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
生活中有哪些祛湿方法
环境祛湿
居住环境湿气很重,可以借助抽湿机、干燥剂、空调除湿等,此外还要保持屋内空气流通。不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直接睡地板,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水分摄取要适量。
运动祛湿
俗话说胖人多湿,而胖人多半是不爱运动的。阴雨多湿的季节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困脾,引发一系列的病症。适当的运动如跑步、健走、球类运动、瑜伽、太极等,有助促进气血循环,增加水液代谢,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饮食祛湿
体内湿气重时还可选用一些健脾祛湿的药材食疗帮助祛湿。
● 淮山芡实薏米汤
材料:淮山20克、芡实15克、炒薏米30克、北芪15克、猪排骨150克。
制法:先用水浸泡淮山。薏米用锅炒至微黄,排骨洗净斩件,芡实、北芪用清水洗净。将全部材料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祛湿抗疲劳,适合脾虚湿重、精神不振、大便烂溏者。
● 薏米赤小豆汤
材料:薏米30-50克、赤小豆30-50克。
制法:薏米、赤小豆用清水洗净,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尤适宜湿久渐欲化热者饮用。
● 清热祛湿汤
材料:土伏苓250克,赤小豆50克,粉葛2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制法:土伏苓去皮切段,将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适合湿郁化热者饮用。
● 和中化湿汤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薏米30克,槐花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制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瘦肉、薏米、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功效: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END-
右下角,您点赞+在看
小编工资涨1毛
来源:佛山天气、佛山发布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南畔华光小学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佛山+1,详情公布!去哪儿测核酸?佛山五区核酸采样点实时查!
【关注】来返佛最新规定!广州、深圳、韶关新增病例→
【提醒】调好闹钟!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点赞+在看”,明天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