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下围村:“民主示范村”的蝶变与探索

南方法治
+订阅

“疫情防控物资储备情况如何?”“防疫专项资金是否公开透明?”“疫苗接种工作如何推进?”“应急预案是否执行到位?”……日前,在广州市增城区下围村村民代表的微信群里,一场线上“民主协商议事会议”正在火热举行。

这是石滩镇下围村持续推行“民主商议,一事一议”基层群众自治新模式的缩影。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底,下围村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事项156项,已经落实153项。这些事项包含农村土地整合、环境整治、社会福利、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

不久前,在广州市委政法委的组织下,记者走进下围村,了解这里从“老大难问题村”到“全国示范村”的蝶变之路。

改革:从“问题村”到“示范村”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下围村是一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村落。辖区面积虽仅有4平方公里,却有着9个合作社,3500名常住人口,近1300名外来人口,基层治理难度不小。十多年前,该村被贴上了“问题村”的标签,虽然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却一次又一次错失发展良机。

为打破这一局面,2014年,在区、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下围村启动了以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为核心的村务改革。通过建立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立一套规范细致的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设立一个具有严格功能分区的村民议事厅,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和平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民主法治道路——“民主商议,一事一议”村民自治模式,并先后获得了“广州市文明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走进村委会二楼的村民议事厅。记者看到,300多平方米的阶梯会议厅按照参会人员议事权限,划分为主持、代表、列席、旁听、监督及发言六个区域。

“村民议事厅的建立是下围村推行民主议事制度改革的标志。”回忆过往,下围村党组织书记郭庆东告诉记者,六大功能区明确了参会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促使村民代表认真履职。

村民代表大会举手表决村中事项

村民代表大会举手表决村中事项

基层无小事,事事关民生。为扩大村民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去年3月,下围村选出第八届村民代表共115人,其中党员代表35人,女性代表35人。

而参会成员不仅局限于村民代表。“根据议事内容,我们还会邀请非户籍人员、驻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代表等利益方及专家学者列席会议,同时欢迎所有村民到场旁听。”郭庆东说。

成效:特色品牌形成 人均收入提高

“推行‘民主商议,一事一议’的新模式后,所有村财务都摆上了议事平台,相互信任、共同担当的干群关系逐渐形成。”郭庆东表示。

2016年起,下围村向全村每户村民派发了“下围村集体土地固定资产名录”的小册子并及时更新,让村民对村集体的“家底”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监督村委会招商引资行为,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这本‘物业账本’类似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所有村民人手一本,真正做到了财务透明公开。”石滩镇委副书记兼政法委员成伯金说。

下围村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土地不集中未能形成产业链,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几年前,经村“两委”研究,并在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下围村决定将村里千亩农田集中起来,建设集观光种植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并计划种植葡萄。如今,作为全省重点项目的“阳光玫瑰葡萄”成为下围村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农民的收入从以前平均900元/每亩,到今天平均2300元/亩。

无独有偶。去年4月,下围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决议,盘活了村中三间闲置厂房资源,预计每年为全村增加近千万元的集体收入。

钱袋子鼓了,福利也好了。2021年,下围村通过村民议事制度持续推进60周岁以上村民的生活福利金制度,将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200元上调至250元。

近年来,民主议事制度的成效愈发彰显。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下围村人均年收入增加了1.5万多元,2021年全村总分红比上年平均增收54.25%。

村民代表在会议纪要上签名按手印

村民代表在会议纪要上签名按手印

探索:“线上+线下”,共议村中事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保障村民议事制度正常运行,让广大村民对每一项议题应知尽知?

自“民主商议,一事一议”制度建立伊始,下围村就通过微信开设线上平台,把议题公示和议事过程搬上了网。“议题形成后,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都会通过入户走访、手机短信、微信群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并修改完善,最后通过村务公开栏、村广播等形式公告3天。”郭庆东表示。

今年3月,由于周边城市疫情形势越发严峻,经村“两委”、监委与各生产队队长商议后,下围村决定2022年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改为线上视频举行,线下签名表决的形式。

“由村‘两委’在村民代表微信群视频会议进行议题的解读,村民代表可在会议中提出发言,最终分批到议事厅进行签名表决。”郭庆东说,这样既保证了村民代表的权利,也避免了人群聚集引发集体疫情。

“如今,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村民议事厅不仅是大小事项的决策机构,也是重大政策的宣传阵地。”成伯金表示,村民代表大会也逐渐成为了下围村疏通民意民愿,畅通村民参与村事管理的重要渠道。

经过环境整治,下围村村貌得到改善

经过环境整治,下围村村貌得到改善

【记者】孟健

【通讯员】穗政法

编辑 唐嘉欣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