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园区化:三水已建成逾11万亩高标准农田,今年再建两千亩

南方+ 记者

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园区化,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大空间。多雨时节,在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南联村显岗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下称“项目”)现场,一块块四四方方的水田通过挖机、耙耕拖拉机实现杂草清理、翻土平整工作,即将种上早稻。

三水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1.46万亩,2022年计划新建0.2万亩。

水田及其周边140亩的土地就是项目的组成部分。此前,这140多亩土地杂乱无章,因为缺少水源,土地有些种菜,有些被抛荒。2020年,三水区镇两级启动项目建设,总面积3800亩,通过对周边机耕路实现硬底化、农渠排灌系统建设,在2021年建成完成验收。

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成了香馍馍。佛山越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以1800元每亩的价格承包了其中的140亩高标准农田。“路修好了,方便机器耕作,我们计划种2季水稻,基本都是机械化操作,马上就会用播种机进行播种。”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高标准建设农田,排灌能力加强,道路通行方便,村集体收入也会随之增长。相比此前的土地,高标准农田的租金收入增长了10%至20%。”乐平镇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梁伟聪介绍,乐平镇自2012年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目前已经总共完成15个项目共建设3.8万亩高标准农田、60公里沟渠。

三水区对高标准农田进行管护。

三水区对高标准农田进行管护。

三水区也同步对高标准农田进行管护。梁伟聪介绍,依托管护资金,乐平镇每年要使用挖机等对高标准农田道路周边的杂草、沟渠进行清理。今年3月8日,高标准农田管护作业已经开始,计划在4月底前完成所有高标准农田的管护工作,为春耕播种做好准备。

三水农用地占比六成,如何实现农用地的高效利用,是三水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命题。以农业园区化实现土地的高效集中利用是关键所在。三水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1.46万亩,2022年计划新建0.2万亩。目前正在修编三水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重点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进行规划,进一步推动农业园区化,助力三水区现代农业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魏英

【通讯员】郑熠

编辑 熊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