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车间内,崭新的罐体高高耸立,经过多道程序分拣的新鲜青梅,沿着传送带进入罐体,经过特定酿造工艺后,青梅酒诞生……4月17日,记者参观了陆河国泰青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陆河国泰”)厂区。
近期,陆河国泰新厂房正式投入使用。陆河国泰公司总经理张天义介绍:目前该厂的首日处理能力达到了50多吨,设备调试完全后可以达到300多吨/天的处理能力,能够量产6款青梅酒。“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比古法酿造的品质、效率高出很多,陆河青梅产业链也更加完善,在延长青梅保质期的同时,种植户的收入更有保障,陆河青梅再也不会烂在树下。”
陆河国泰厂区情景。 南方+ 郭杨阳 拍摄
高规格工厂生产青梅酒,今年会大规模投入市场
陆河国泰厂区内,载重十多吨的半挂车运来了一整车青梅,新鲜青梅运到厂区后,由工作人员分工协作运送至车间内,首先经过机器分拣和清洗,之后,经过6道人工工序入灌。张天义介绍:之所以进行这么严格的分拣,是为了确保青梅酒的产品品质。
工作人员正在分拣青梅。 南方+ 郭杨阳 拍摄
在厂区的二楼,建了一间实验室,来自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韩忠介绍: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是青梅的酸度值、营养成分等指标,检测完之后会根据他们的指标设计发酵工艺,因为每个庄园来的青梅指标都不一样,为了确保品质发酵流程也不相同。
生产车间隔壁,还有一间产品展馆,数十款青梅、荔枝制成的果酒、果醋整齐摆放,现场参观者品尝完果醋后赞不绝口。张天义介绍:国泰公司已经研究了市场上的几百款青梅酒、青梅果醋,并在华南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的帮助下生产出了青梅酒新产品,这些新产品试销后评价很高,随着大型生产车间的投入使用,今年会大规模投放市场。
韩忠教授查看生产线。 南方+ 郭杨阳 拍摄
资金投入+科研加持,陆河青梅产业链更加完整
刚刚投入使用的陆河国泰厂区占地4万多平方米,投资超1.2亿元。该厂的建设,主要目的是通过现代工艺生产青梅酒和果醋等。随着青梅酒、果醋等大规模生产,陆河县的青梅产业链也更加完善。
“公司去南万、东坑的青梅园看过以后,通过中间商大批量收购,运到工厂,工厂经过一系列生产工序制作出产品,再经深圳的销售团队卖往珠三角和其他城市,形成了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的产业链。”张天义介绍道。
陆河国泰实验室。 南方+ 郭杨阳 拍摄
据介绍,今年陆河国泰计划收购1600吨青梅,种植户拿到手的价格大约是1.6元到1.7元一斤,价格虽然比去年高一些,但因为今年青梅生长期间的低温天气,今年产量不到去年一半,所以不确定能否收到足够原材料。
青梅生产同时带动了当地就业,据介绍:陆河国泰工厂日常生产过程中有30多名工人,随着收购季节到来,工人数增加了十几个,都是附近的群众。
值得一提的是;陆河国泰厂区内,有多名专职科研人员在做科技支撑,韩忠介绍:受到疫情影响,目前,有6名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人员留在厂区做技术的开发和支撑,正常情况下,有20名左右科研人员来厂里。
陆河国泰的产品展厅。 南方+ 郭杨阳 拍摄
“现在,科研团队结合陆河青梅的特点,经过外用氨基酸添加技术,低温冷发酵等技术,让传统青梅发酵更符合科技要求,保留青梅本身的营养和口感,同时产品品质、安全都得到保障。科技支撑增加了青梅产品的产品线,延伸了产业链,经过科技支撑,青梅的价值翻了十倍以上。”韩忠介绍道。
【记者】郭杨阳 南小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