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品牌+加工企业,陆河小村庄逐渐形成青梅产业链

南方+ 记者

从陆河县河口镇剑门村党群服务中心去往罗经嶂山,沿途山路陡峭,山路两旁是成片的青梅园。当前,正是青梅采摘季,一派忙碌景象,汕尾人耳熟能详的品牌“一夫田”就诞生于剑门村。

陆河县河口镇剑门村已经成熟的青梅。  南方+ 郭杨阳 拍摄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小村庄不仅有“一夫田”这样的本地品牌,还有5家青梅加工企业。日前,陆河县一夫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一夫田”)总经理罗金庭告诉记者:我们村除了有5家加工厂,还有好几家农家乐,采摘旺季,青梅收购商在此聚集,已经形成了产业链。

返乡创业大学生创办“一夫田”品牌,已形成带动示范

剑门村党群服务中心不远处,是“一夫田”的厂区,记者在厂区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腌制刚采摘的青梅用来制作“一夫田”网红脆脆梅。离腌制池不远,摆放着分拣设备。罗金庭介绍:新鲜青梅运到厂区后,要经过分拣、清洗、扎孔、用盐水浸泡、用山泉水飘干、泡糖、分装等程序,然后制作成当季新鲜的脆脆梅,最后包装制成成品。

剑门村村民张春勇正在采摘青梅。  南方+ 郭杨阳 拍摄

“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今年的青梅产量只有往年的三成,因为产量较少,所以今年青梅收购价格较高,手工采摘的青梅,均价达到了2.8元一斤左右。”罗金庭介绍道。

据统计,从今年3月初开始,“一夫田”公司已经收购了十几万斤青梅用来制作脆脆梅,六七成已经加工完成并出售,除了卖给线下商超渠道外,同时通过淘宝、京东、微商等渠道出售。目前,“一夫田”有7种青梅产品,每年产品产量二三十万斤,年产值700万元左右。

“一夫田”的部分产品。  南方+ 郭杨阳 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罗金庭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2015年底,他和他的同学一起从深圳回到家乡陆河县河口镇剑门创办青梅种植合作社,并成立一夫田食品厂,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当地村民发展致富。

罗金庭介绍:“一夫田”的业务包含了种植、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是一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公司,其主营产品有:青梅/香橼蜜饯、咸鸭蛋、绿壳土鸡蛋、冬蜜、香橼茶。在罗金庭带动下,近两年有更多的年轻人返回家乡,发展青梅产业。

剑门村打鼓潭风光。  南方+ 郭杨阳 拍摄

村里不仅有青梅,还有茶叶和旅游资源,逐渐形成产业链

罗经嶂山位于汕尾陆河、陆丰和揭阳普宁的交汇处,沿途风景优美,除了是剑门村的青梅种植区外,也是游玩踏春好去处。每到夏天,有一些游客来此游玩,打鼓潭就是一个网红景点。

罗金庭介绍:“目前,村委也在推动从剑门村往普宁这条道路的改造提升,如果这条道路的改造提升能够完成,不仅有利于本地发展青梅产业,也能发展旅游产业。”

罗经嶂山山顶茶园景观。  南方+ 郭杨阳 拍摄

罗经嶂山山顶茶园景观。  南方+ 郭杨阳 拍摄

在罗经嶂山内一处青梅种植区,剑门村村民张春勇正在采摘,他告诉记者:他共种植有青梅五六十亩,今年已经采摘了十多天,摘下青梅四万多斤。张春勇自己有青梅加工设备和厂房,因此,他采摘的青梅既能直接销售鲜梅,也可经加工后制作成咸梅胚。

在罗经嶂山山顶,是一大片茶园,剑门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种植的是单枞茶,由本地村民承包种植。

青梅种植、加工、销售,茶叶种植,餐饮,旅游……剑门村正在逐步形成青梅产业链,当地村民也通过青梅产业增收致富。

【记者】郭杨阳 南小渭

【通讯员】朱仕航

编辑 彭奕菲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