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全面开展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海丰县中医院牵手,第三批帮扶工作队于2022年1月1日进驻海丰县中医院,在谭戬浩队长(挂职该院副院长)带领下,以“学党史, 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海丰山、海丰水、海丰人,深深的三院海丰情,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在革命老区的故事。
今年3月初,患有肾衰竭的马阿姨忽然出现打冷颤、高热等症状,遂由家人送至海丰中医医院内科住院治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团队驻扎在内科工作的李瑜欣(挂职内科业务主任)接诊了马阿姨。根据马阿姨的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马阿姨确诊为菌血症,考虑为临时血液透析管引起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经
经马阿姨及其家属同意后,在2022年3月21日,海丰县中医医院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团队队长谭戬浩副院长的带领下,成功开展首例经颈静脉长期透析管置入术。
对于肾衰竭患者而言,稳定、有效的血管通路是长期血液透析的必备条件,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长期血液透析首选的血管通路是动静脉内瘘,而对于因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心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动静脉内瘘分流的患者,静脉长期透析管植入则是更好的选择。相比较临时导管而言,长期导管的优点是使用时间长,感染、血栓并发症少,不易脱落、出血,护理简单。对于长期透析患者,在不能满足动静脉内瘘手术条件的情况下,长期透析导管为病人提供了另一种安全、有效、能够快速建立的血管通路方法。
血液透析长期管置入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海丰中医医院在肾衰竭患者建立血管通路上的一项空白,标志着海丰中医医院在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及维护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供稿:李瑜欣
责任编辑:叶美琪
校对编辑:连萌
初审:谭戬浩
审核:王剑
审定发布:范琳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