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之州 英才聚惠丨退役女兵杨莉:做好社区带头人 当好群众贴心人

惠州发布
+订阅

协调安排社区大规模核酸检测、落实重点地区来(返)社区人员的防疫措施、调解社区居民矛盾纠纷……这阵子,惠城区河南岸街道牛和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莉经常忙得脚不沾地,她却笑说“已经习惯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工作任务繁重,杨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压力也更大了。

惠城区河南岸街道牛和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莉。

挑重担,解难题。今年44岁的杨莉,一直都是勇于迎难而上的人。5年军旅生涯,无论是军事训练还是业务考核都勇争第一;9年客服经理,她用热心、细心和耐心赢得客户认可;10年社区工作,她敢于担当、乐于奉献,从普通办事员到社区带头人,致力成为群众贴心人。她总说:“组织信任我,给我‘压担子’,我一定要‘挑好担子’。”

主动担当,急难险重的活带头干

“记得要让进来的人都扫一扫场所码”“这是社区的电话,有情况马上通知我们”“看到外地牌的车辆进来,多问几句”……近日,杨莉到社区检查小区的防疫工作,每到一处都细心叮嘱。

惠城区河南岸街道牛和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莉在辖区向保安了解人员进出登记情况。

牛和地社区常住人口4万多,辖区有27个小区,其中不乏雍逸园、鸿润花园这样的大型小区,也有许多没有物业的居民自建房,人员流动频繁,疫情防控压力可想而知。

杨莉是湖北人,2002年退役后留在惠州。当过兵的她性格爽朗,做事干练,社区里最难的、最累的活,她总是带头干、主动干。

疫情发生初期,为摸清情况,牛和地社区对辖区老旧小区的500多栋楼房进行拉网式排查,杨莉主动承担了楼层高、住户居住分散的老旧小区。遇到不配合的住户,她第一时间去到现场,通过做工作、讲政策、讲道理,说服住户配合社区上报资料。此外,杨莉还主动负责居家隔离人员所需物资的采购工作,元宵节那天,她特意为辖区的每一户居家隔离的家庭送上一份汤圆。这一小小举动,温暖了隔离居民的心。

疫情常态化防控,社区“三人小组”经常要以公安大数据信息为基础,上门核查核实重点地区返惠人员或密接人员的情况。“有些半夜来的、比较紧急的信息,杨书记接到后没有分给我们,她自己组织‘三人小组’上门核实处置。”牛和地社区网格员黄南忠说,“急难险重的活,都是她挑起来的,很有担当,很体恤我们。”

实际上,杨莉是个二孩妈妈,丈夫在大亚湾工作,小的刚上幼儿园,又没有老人帮忙,家庭工作两头兼顾,亦是十分辛苦。尽管苦累,一家人相互包容,互相照顾,日子也幸福。去年,杨莉家庭获评“惠州市十大最美家庭”,今年,杨莉被评为“惠州市三八红旗手”。

爱用尊称,调解矛盾纠纷有“法宝”

调处社区矛盾纠纷,是杨莉的主要工作之一。

最近,一个老旧小区里的几户人,因为一棵龙眼树闹起了矛盾。龙眼树有几十年树龄了,长得两三层楼高,挡住了周边住户的采光。往年,树主人都会伺机修剪,大家相安无事。今年刚开春,有人翻墙进去,砍了一些树枝。树主人一看,气坏了:“今年不修剪了。”

惠城区河南岸街道牛和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莉每天都要在辖区巡查走访。

事情反映到社区,杨莉到现场了解,帮着找附近的监控,但看不清是谁。“这人私自砍树肯定是不对,找到了我得好好批评他。可您这树挡了采光,还有虫子飞进人家里去,人家也烦恼不是。”杨莉耐心劝说,树主人松了口,“我只管修剪,其他不管。”

杨莉爽快拍板:“行,这回我们帮您清理树枝。”

杨莉在处理社区矛盾纠纷、接待办事居民时,习惯用“您”这个尊称。她退伍后,曾在一家公司做了9年客服工作,特别注意与人沟通的语气和措辞。“让居民感受到尊重,往往能事半功倍。”这是杨莉总结出的一个调解社区矛盾纠纷的“法宝”。

当然,社区矛盾复杂多样,仅凭一个法宝是不够的。“有耐心、用真心也很重要。”杨莉说,好些矛盾纠纷背后有复杂的原因,不是一两次能解决的,得深入了解才能“对症下药”,解开“心结”。

老陈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儿子儿媳在外地工作。妻子犯病时,会说些胡话,甚至与邻居产生矛盾,邻居投诉到社区。杨莉上门了解情况后,一方面联系专业社工对其妻子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扶;另一方面,对老陈楼上楼下的邻居进行家访,解释清楚,希望大家适度包容,避免与她起冲突。

“这阵子社工常来和她聊天,她也坚持吃药,好多了,邻居们知道她的情况后,也没怪她。”老陈感激地对杨莉说,“这事多亏你帮忙了。”

链接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建设社区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社区建设还得靠大家。”为此,杨莉总是想方设法链接各种资源,发动各方力量,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杨书记,有个好消息,老蔡家的垃圾清理大半了。”前几天,鸿润物业党支部书记蓝超钰兴奋地对杨莉说。杨莉一听,高兴得直拍手:“这回物业党支部可是‘立大功’了。”

老蔡的事,曾让杨莉头疼了几年。70多岁的老蔡家里条件不差,就是喜欢捡纸皮等废品,几年下来把160多平方米的房子堆满了,不仅臭气熏天,还有消防隐患,邻居意见很大。家人劝说不听,社区多次上门做工作也效果甚微。

去年10月,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牛和地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在鸿润花园试点打造红色物业小区,指导物业成立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以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为着力点,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鸿润物业党支部成立后,杨莉把这个重任交给了蓝超钰。蓝超钰从帮老蔡推垃圾车开始,慢慢接近他,和他聊天,关心他的身体,并积极与其家人沟通,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终于说服老蔡清理家里的垃圾。

“群众的烦心事,就是我们要操心的事。”杨莉在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走访时,经常听到居民反映小区路面不平、没有路灯、下水道容易堵塞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难题,杨莉主动邀请市直挂钩单位到辖区老旧小区调研,探讨解决方案。通过社区和共建单位的共同努力,过去一年,牛和地社区先后完成了多个老旧小区的硬底化、路灯安装、绿化带修整、下水道疏通等工程,受到群众好评。

完善硬件,也注重软件。去年,牛和地社区争取到市妇联和市纪委的支持,创新打造了惠州首个社区家风家教实践基地。

“下来我计划链接社区的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四点半课堂和公益艺术培训课,丰富孩子们的课后文娱生活……”杨莉说,社区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她会一件件去做,努力为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

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

采写:香金群

图片:李松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