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马骏教授和副院长孙颖教授牵头完成的“鼻咽癌综合诊疗方案的创立与临床应用”研究成果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马骏和孙颖教授团队继2007年、2015年后,第三次获得该奖项,也是马骏教授继2018年度获得广东科学技术最高奖——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后,再次荣获省级科技奖励。
该项目由中肿独立完成,完成人包括:马骏、孙颖、柳娜、张媛、陈雨沛、刘需、唐玲珑、李文斐、黎映琴、陈磊、谢方云、莫浩元、郭蕊、周冠群、杜晓京。
马骏教授代表团队领奖
项目介绍
鼻咽癌高发于中国,病例占全球47%。广东地区发病率是世界20倍,因此该病又被称为“广东癌”。项目组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资助下,依托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创新成果概述如下(所有研究均在国内完成,最后或唯一通讯作者均为项目组成员):
(一)提出联合分子指标的预后预测系统,将预测准确性提高了18%(62%提高到80%),能够筛选出高风险患者,避免30%患者的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
(二)建立“减少下半颈和颌下区照射”个体化放射治疗新技术,显著降低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严重口干等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被国际指南采纳。
(三)创立高效、低毒的中晚期鼻咽癌放疗前“吉西他滨+顺铂双药”新方案,生存率提高了8%(3年从77%到85%),成为全世界首选的治疗方案。
项目5篇代表性论文(N Engl J Med、Lancet、Lancet Oncol*2和Cell Res)中4篇入选ESI高被引(1%),其中2篇为热点论文(1‰),总计他引690次,5项成果被国际指南采纳。相关研究入选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项目总体情况
全球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每年治疗的鼻咽癌超过5000例,国际上收治鼻咽癌最多。欧洲著名“Expertscape”全球鼻咽癌研究机构实力排名,中山大学排名第一。研究成果在北京协和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301)等国内132家(包括港澳台)和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法国Gustave-Roussy癌症中心等国外19家知名医院推广应用,受益患者达4.5万人/年。
提高了国际影响力:马骏和孙颖作为主席,牵头制定了《中国-美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临床诊治国际指南》(J Clin Oncol 2021),这是医学领域内首个由中国学者牵头、联合美国学术组织合作制定的国际循证指南,为国际鼻咽癌诊疗提供了“中国智慧”。马骏还受邀为Lancet撰写Seminar(49 pages)(Lancet 2019),为鼻咽癌精准诊治研究提供了指导,这也是该杂志创刊近200年来首次由中国内地学者完成的以特定疾病为题的专题研讨。
建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团队:团队培养了两名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共培养了120名研究生、博士和博士后;马骏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种医学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员会生命医学部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全体大会评审委员(亚洲唯一)。柳娜获国家优青,陈雨沛获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梁晓雨、吕佳蔚获博士后创新计划支持;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广东省南粤创新团队,建立了教育部肿瘤个体化诊治的基础研究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
文/刘需
编辑/赵现廷 审核/陈鋆
审核发布/周昕熙、文朝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