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是第20届世界嗓音日,AAO-HNS以“lift your voice 让你的嗓音更动听”为活动主题,旨在呼吁公众隔疫不隔“声”,通过展现有个人特色的嗓音,恢复沟通交流,共克时疫。
嗓音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基本因素,随着医疗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自己的嗓音。很多人会有疑问:儿童也会有嗓音问题吗?答案是肯定的。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傅向军特别指出,儿童由于自身抵抗力低、对自身症状的表达能力不强,常常导致声带出现问题时不容易被发现,这就要家长们对此引起重视并教育孩子要保护自己的嗓音。
儿童声音嘶哑有哪些常见情况?
儿童常见嗓音疾病有咽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主要表现为间断或持续声音嘶哑,甚至发音困难,主要是因为用嗓过度(包括大喊大叫、持续哭闹、长时间大声说话或唱歌)。另外,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咽喉反流等也是儿童嗓音疾病的常见诱因。
12岁的浩浩(化名)在读小学六年级,嗓音嘶哑已经持续了4年,医生给浩浩进行了电子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双侧声带边缘长了对称性的小结节,也就是声带小结。
声带小结(vocal fold nodules,VFNs)又称歌唱者小结,是发生在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的良性病变,多为对称性的结节状隆起,与声带黏膜反复过度的机械振动有关。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儿童如果经常有爱清嗓子的习惯,喉部发出“咳咳”的声音,鼻子不太通气,还总流鼻涕,同时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这有可能是由于鼻窦炎引起的后鼻滴漏综合征。
此类患儿通常有过敏体质或慢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基础病史,由于鼻内分泌物后流,咽部发痒,需频繁清嗓以缓解咽部异物感,久而久之便损伤声带,形成咽喉炎甚至声带小结。
因此,在治疗儿童声带小结、咽喉炎等嗓音疾病方面,一定要从多方面入手,除了控制发声和相关药物治疗以外,还应重视对鼻炎、鼻窦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预防措施?
1. 家长要为小孩树立良好的示范,帮助小孩建立正确的沟通表达方式。纠正用嗓不当、声音过高等不恰当的发声习惯。
2.教育孩子加强身体锻炼,不断提高身体免疫力,以减少细菌、病毒的入侵。
3.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声带黏膜遭受局部刺激。
4.长时间说话后,不宜立即吃冷饮或喝冷开水,以免刺激。
5.感冒和咳嗽时,尽量少发声,适当地让嗓子得到休息,减轻声带水肿。
治疗
1.适当的休声。早期的声带小结经过声带充分休息之后,可逐渐消退。
2.嗓音训练。改变原来用声的错误习惯,掌握发音技巧,避免疾病复发。
3.药物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必要时,雾化吸入可辅助治疗。
4.手术治疗。若声音嘶哑病程较长,保守治疗无效,可在医生评估后制定手术方案。
儿童嗓音疾病要积极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早期症状时,要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诊治,以避免病情加重,或导致病变慢性迁延,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形成不可逆性疾病,需要手术干预。
专家介绍
邓泽义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
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留日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职日本国立琉球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助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颅底外科高级访问学者、密歇根大学耳鼻咽喉科高级访问学者。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头颈组成员,广东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形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工程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委,广东省临床学会咽喉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十三五”规划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二版)编委。获2018年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客座学者奖、2019年广东医院最强科室之实力中青年医师奖。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共7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SCI收录27篇。担任《Int J Cancer》、《Cancer》等国际知名杂志审稿人。
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20多年,擅长喉癌、口咽下咽癌、鼻咽癌、腮腺和颌下腺及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等咽喉头颈肿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及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能熟练开展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喉全切除术、上颌骨全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复杂的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等,并利用各种皮瓣进行术后修复重建。在保留喉功能的CO2激光手术、鼾症手术,以及扁桃体炎、声带息肉、鼻炎鼻窦炎、中耳炎等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治亦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傅向军
门诊时间:周二、周五
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科室副主任,医学博士,暨南大学兼职教授。1994年开始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研究方向头颈部肿瘤。
学术任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疾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救援防护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广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咽喉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市居民健康管理协会理事;广州市居民健康管理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SCI收录一篇。
擅长:1.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颈淋巴清扫;2.喉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喉部分切除、全喉切除及喉功能重建手术;3.内镜下咽喉部疾病的微创、激光手术;4.鼻腔、鼻窦炎症性疾病的内镜手术;5.鼻窦肿瘤的切除与修复,上颌骨切除;6.腮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及颅外段面神经解剖;7.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8.马德龙病(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的外科治疗。
投稿:耳鼻喉头颈外科
内容编辑:何昊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