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
“白象三分之一员工是残疾人”
的话题登上热搜,
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的善举温暖无数网友;
肇庆残疾人运动员坚持十余年,
在赛场上挥洒汗水,
终于如愿站上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
在追求人生价值的道路上,
残疾人同样渴望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如何让残疾人
跟上追逐梦想的步伐,
让他们平等地参与到社会生活,
成了这个时代的重要命题。
那么,肇庆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呢?
托起梦想的翅膀让残疾人拥有追梦力量
01
“想完成梦想,
一定要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
今年三月,北京冬残奥会顺利举办。中国代表团历史上首次位列金牌、奖牌双榜首,残奥运动员敢于拼搏的精神感动国人。让人不禁想起去年夏天,同样为追逐梦想,奔跑在东京残奥会赛场上的肇庆青年——邓培程。
患有先天性脑瘫的邓培程,从小就十分热爱体育运动。三年级时,他就定下了“以后要参加奥运会”的目标。2008年,邓培程被残奥会上勇于追梦的田径运动员震撼,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苦练跑步。
△右一为邓培程。
热爱让他坚持了十年。2018年,广东省残运会在肇庆举办,市残联组建了一支“体育专干+分级师+教练员”的队伍选拔后备人才。邓培程也因此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邓培程:“那一年,肇庆市残联和市体校选中我代表肇庆参加省残运会,是他们给了我实现梦想的机会,改变了我的人生。”
22岁的邓培程被教练组选中,开始系统训练并正式成为残疾人运动员。那一年,他在省残运会上一举勇夺5金并打破3项省纪录。经过不懈努力,2019年邓培程进入省队,同年11月进入国家队集训。
2021年9月4日, 在东京残奥会男子100米T36级决赛场上,邓培程以11秒85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残奥会纪录,如愿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图源 央视新闻
邓培程的“追梦之旅”,鼓舞了肇庆许多爱好体育的残疾人。
近年来,肇庆把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作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残疾人的体育梦保驾护航。
市残联坚持每年下基层、走村入户到残疾人家庭选拔后备运动员苗子;出台《肇庆市参加重大体育比赛奖励办法》,激励和保障残疾人从事体育事业……2018年至今,肇庆已有包括邓培程在内的278名残疾人被选中,参与到残疾人各类别体育集训。
△市残联选拔残疾人运动员。图源 肇庆残联
体育工作不断实现突破,折射出肇庆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心。2021年,邓培程、梁仲志、钟志强、黎明、陈柳巽、谭其清6名肇庆运动员代表广东参加全国第11届残运会,共获得5金、3银、3铜的佳绩。
未来,将会有更多残疾人运动员从肇庆出发,奔向他们梦想的赛场。
△邓培程(右二)在比赛中。图源 央视新闻
02
“创业的路上遇到很多贵人,
我一直心怀感恩”
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同样是肇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来,肇庆通过发放创业补贴、免征创业增值税等,为残疾人创业扫清障碍。
陈健初是一名来自鼎湖沙浦的90后残疾青年,12岁时因病致残。2009年,他决定学习端砚雕刻。一切从零开始,陈健初过上了白天雕刻、晚上绘画的学徒生活。
△梁铮儿 摄
“没有健康的身体,只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弥补。”三年来,他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夜以继日地练习。2013年,学成归来的他决定开始创业。
创业之初,陈健初通过鼎湖区残联得知可以申请残疾人创业扶持。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陈健初成功拿到了补贴,让他的创业之路顺利启航,在鼎湖山脚下开了自己“梦想的小店”——韵健斋。
△陈健初在“韵健斋”创作。梁铮儿 摄
创业多年来,陈健初坚持做精品,雕工细腻、技艺高超的他也渐渐地赢得了同行、顾客的认可。
去年,在市、区两级残联的推荐下,陈健初参加2021年广东“众创杯”残疾人公益赛,获得企业自强类铜奖,品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陈健初参加2021年广东“众创杯”残疾人公益赛。
陈健初:“肇庆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残疾人创业,给予我很大帮助,让我觉得很温暖。”
多年来,肇庆坚持把“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项目”列入“肇庆市十件惠民实事”,给予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残疾人一次性创业扶持,免征残疾人创业增值税。
2021年,全市对符合要求的40名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给予5000元/人的一次性创业扶持,为残疾人实现“创业梦”插上腾飞的翅膀。
△陈健初创作的端砚雕刻作品《短歌行》获广东省第八届珠三角“工美金匠奖”工艺美术创新金奖。梁铮儿 摄
铺就残疾人就业路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
01
“如今我自食其力,
想帮助这些与我有相似经历的人”
让残疾人实现就业,融入社会、有尊严的工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肇庆正积极探索以残助残、“师带徒”等残疾人就业新模式,让他们在劳动中实现价值。
95后残疾人余南昌通过一双巧手,不仅扭转了自己的人生,还点燃了他的“助残梦”。
△以上为余南昌的原创作品,有披云楼、孔雀、变形金刚……其中金属丝手工醒狮(右下)已成功申请国家专利。梁铮儿 摄
2016年5月,余南昌因骨肿瘤恶化不得不截肢保命,成了一名二级残疾人。为还清欠下的债,余南昌必须找到一门可以赖以生存的手艺。
在截肢五个月后,他决定开始自学铝编工艺。无师自通非易事,余南昌常常练习到两只手都磨出血泡,从摸索、模仿到逐渐开始尝试自己原创作品。不到三年,他靠自己的努力还清了20多万的债务,生意也蒸蒸日上。
但余南昌的梦想不止于此,他希望自己能帮助到更多残疾人就业。
余南昌:“我对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感同身受,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
△疫情防控期间,他还借力网络短视频、直播带货、线上教学等形式,推动铝编技艺创新发展。如今他的抖音平台拥有10.8w粉丝。右图 梁铮儿 摄
余南昌积极到各地参加市残联组织的残疾人就业培训班,教残友学习铝编。“我教他们从简单的单车、发财树开始学起,不少人学会后也开始销售工艺品,以此来增加收入。”
他还招聘残疾人兼职,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有些残疾人不方便外出,余南昌便用手机录制好教程,把工艺原材料邮寄过去,让他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赚钱。
余南昌:“当年我生病时,社会上很多热心人士曾帮助过我。现在我有能力,也想回馈社会,让更多残疾人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经历过人生的低潮,重新振作起来的余南昌,如今正一步步实现他的“助残梦”。
△余南昌参与义卖活动(资料图)。
02
“我们很珍惜这个机会,
想努力为社会作出一份贡献”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许多残疾人由于身体原因,不方便出远门就业,如何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对此,肇庆多点发力。
2021年,肇庆市残联积极开展“惠民生、暖人心”残疾人就业服务行动,全市共举办20场残疾人招聘专场,还运用“互联网+”技术扩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用人单位为残疾人登记求职信息及面试。图源 肇庆人社
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基地,也为残疾人就近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021年12月,随着高要区白金龙片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基地投入使用,高要实现全区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基地全覆盖。
△“2018年以来,高要先后建成“南兴”片、“江北”片、“白金龙”片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基地。图为“白金龙”片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基地,图源 高要融媒
冼叔是第一批进入该基地的人员之一,过去他在外找工作曾屡屡碰壁。在这里,他通过自己的手工劳动获得了稳定收入,实现了人生价值。
冼叔:“我很珍惜这个就业机会。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工友,我们一起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也想为社会作出一份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在这里工作,环境很好, 收入稳定。”来自高要白土横岗村的夏先生在当地政府的牵线下,从基地试运营开始,就和妻子过来参加培训就业。
△夏先生与妻子参加培训就业。图源 高要融媒
基地为残疾人提供了五金配件、电子产品等半成品加工服务,多劳多得;到此就业的残疾人还可获得基地提供的交通补贴,解决后顾之忧。
未来,肇庆将继续提升残疾人就业培训质量,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
△图源 高要融媒
如今,
肇庆的残疾人在各方的帮助下,
以更加自强、奋进的姿态循梦而行,
迈步奔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部分资料来源:肇庆残联 高要融媒 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封面图:梁亮 摄
记 者、编 辑:梁铮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