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喜,
捷报传来!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近日,共青团中央公布了《共青团中央关于表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的决定》,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其中:
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团委获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珠海市第一中学王梓衡获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珠海市香洲区第七小学郑少莼获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以青春力量传承“五四”薪火,
登上了国家级榜单!
那么,
这些获评表彰的集体和个人
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现在就来揭晓答案,
向榜样看齐!
学先进、当模范,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万+
它是这样的一个集体: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行动中
展现红马甲的底色,
社区、医院,
处处都有他们奉献的身影;
在台风过后社区重建工作中
展现青年服务队的亮色,
让家园重现美丽;
在文明规劝、
环境维护劝导工作中
彰显团员的本色,
让珠海更文明、更有爱;
而它,
还有更多值得称道的举措
和亮眼的成绩……
成立于1993年9月的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团委,始终坚持“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充分发挥团员示范作用,在各项活动中大放异彩,在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贡献度等方面均起到了先进示范作用。近五年来获评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广东省首批中学示范团校、广东省首批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校、珠海市五四红旗团委、珠海市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等荣誉称号。
来看这个优秀集体的
好作风、好做法
形式走心,创新打造特色活动
立足学情,创新性开展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青马工程——“种子工程”,通过理论学习、参观红色基地、党课学习、导师辅导、进班上党课等多样化方式培养青年入党积极分子。
学史力行,开展国旗下党员教师和团员学生同讲党史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打造“和乐学生服务中心”、开设“和沟通 乐建议”接待日,并自主开发本校德育积分奖励APP,激励团员青年在和乐校园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奋进力量。
真情奉献,爱心、仁心助人生出彩
九年来,坚持开展学校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文明使者”。累计“i志愿”总服务时长101373.56小时,在册志愿者7201人。
近三年为上千名同学申请国家救助金1116000元,并联合金悦轩慈善基金会每年提供10万元用于奖学金和资助金项目,为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有效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职教有方,就业服务出新招
挖掘职业教育优势,配合电商专业部,联系京东集团、翰智集团落地珠海首家“京东校园实训中心”,京东全国客服中心授予学校“人才培养基地”牌匾,校企双方共同打造实践平台,助力校内学生职业技能及素养提升。
每年假期都会带领百余名优秀团员学生走进企业,参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跳蚤市场活动,锻炼团员青年的理财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对于此次校团委获评国家级荣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郭宏才表示:
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是对学校共青团工作的肯定和鞭策,也是对学校青年学生的激励与鼓励。2022年,学校迎来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发展的关键年,将继续践行‘跟党走,育种子,守初心,立志愿,担使命,普新章’的青春宣言,将带着新的荣誉,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
作表率、展风采,不简单的全能型“学霸”
敏而好学,厚积薄发。
他将每一个阶段都视为一种享受,
伴随着青春奋斗的步伐,
一步一步走近自己的学业理想……
来看王梓衡的故事。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纵使平凡,我也总想着为身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年17岁的珠海一中学生王梓衡,是一个谦谦有礼且富有爱心的“学霸”。
据身边同学描述,在周五放学后,王梓衡第一时间想着的不是放松娱乐,而是在校园里来回忙碌——或是跟着其他志愿者一起拿起工具清洁校园,连绿化带里的小纸片也不放过;或是耐心地为师弟师妹答疑解惑;又或是协调组织年级活动。到了周末,走出校园的王梓衡,积极投身校外志愿服务。
“珠海市图书馆一到周末人就变多,书籍乱放的现象也随之增多,所以我来到这里当义工,希望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一些压力。”王梓衡表示,他在整理书籍、做好指引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成就感,也通过自身的行动号召更多同学加入义工行列,倍感欣慰。
学习委员兼语文课代表、校广播站站长、数学社社长……这些都是王梓衡曾经担任过的职位。现担任班长的他,继续在班级里发光发热,以一班之长的角色带动班级成长。无论是担任哪一种角色,他都将手头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即便牺牲休息时间也在所不惜。
荣誉来自努力,王梓衡强健体魄、发展特长,在学科、体艺方面均取得佳绩,斩获一系列荣誉,如:“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珠海市第一中学美德少年”“学习综合成绩全校第一名”“珠海市数学竞赛一等奖”等。他表示,自己今后将继续投身志愿服务,同时发展学科特长,做一个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
展担当、挑重担,创新育人的“拼命三娘”
与“红领巾”们共成长,
结合专业所长传承红色基因,
全心全意付出热忱的努力……
来看郑少莼老师的故事。
把一颗心倾注在少先队工作当中,她似乎有一种将“不可能”变为“我能行”的魔力,而这魔力的背后,是她饱含激情、不畏艰辛的勇气。在郑少莼眼中,红领巾是少先队员胸前最亮丽的色彩,也是她孜孜不倦前进的力量。
白天做好学校的本职工作,晚上常常在其他同事下班回家时,躲在办公室完成区里少先队的活:撰写主题活动方案、制定辅导员培训计划……每天加班加点地完成工作,这是郑少莼日常的生动写照。
身兼多职的她,身上有着不少闪亮的标签——她是珠海市少先队副总辅导员、共青团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珠海市香洲区少先队总辅导员、珠海市香洲区第七小学德育副主任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还是广东省第二届少先队辅导员初级导师、广东省首届鼓号队教练员、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导师宣讲团成员、中国少年先锋队广东省第七次代表大会辅导员代表。面对职责,她足够努力,也足够勇敢。
“要真正走近学生,就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开展教育。”郑少莼表示,担任少先队辅导员之后,她摈弃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把音乐融入少年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歌曲演唱、音乐欣赏、音乐剧排演、器乐演奏等创新形式,引领一群热情高涨的孩子学习红色歌曲,传承红色基因,效果拔群。
为把少先队工作抓紧抓实,让其更加生动有趣,郑少莼注重用好“一阵地、两课堂、两活动”,其中“一阵地”是指红领巾广播站,“两课堂”是指音乐课和少先队活动课,“两活动”是指主题活动和课外活动。
近年来,面对少先队工作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郑少莼求新、求进、求突破,率先对自己学校少先队阵地大刀阔斧地整改:建立规范的少先队队室,建设标准化的鼓号队等。此外,为进一步完善少先队建设工作,她通过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切实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和归属感,助推香洲七小少先队成为香洲区少先队的“示范标杆”。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郑少莼经常深入到其他学校指导开展少先队工作,还成立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把香洲区的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团结在一起,带领更多年轻辅导员一起奋力向前。
在教学一线奋斗二十年,通过不断叠加的努力,郑少莼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广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珠海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传承红色基因,
颂先锋精神!
默默奉献、创新育人,
为珠海教育系统的
优秀集体及个人点赞!
来源:市教育局组织科、香洲区第七小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