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当前,人人贡献力量,
老少不甘人后共担当。”
当南海非遗项目龙舟说唱遇上疫情防控
会产生什么火花?
一起来听听这首丹灶防疫新曲
咚锵!丹灶非遗版防疫说唱!公公婆婆都话好听又上头
“龙舟说唱”作为一种说唱艺术,来源于民间,是粤语曲艺的一个曲种,民间称唱龙舟或龙舟歌。2007年3月,龙舟说唱被南海区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被佛山市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因龙舟说唱的曲目唱词囊括万千,既可单纯地演唱叙事,亦可应用于社会宣传。作为南海区第三批非遗项目龙舟说唱代表性传承人,杨美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到大伯和父亲对龙舟说唱的喜爱情结影响,也逐渐走上了肩负传承丹灶龙舟说唱的重任。
“近期由于上级要求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工作,看到丹灶镇内很多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坚守在防疫一线,因此有感而发,创作改编《龙舟说唱·打疫苗》,用龙舟说唱来助力丹灶疫情防控宣传。”杨美表示,龙舟说唱本身就是一种接地气的演艺,朗朗上口,很多老百姓对此都耳熟能详,容易产生共鸣。
当天,杨美联同佛山市戏剧家、曲艺家协会会员陈伯毅来到丹灶镇仙岗社区的守一艺术馆,两人手持着小鼓小锣,站在一只由杖头支撑的木制龙船前,边唱边敲。
“防疫当前,人人贡献力量,老少不甘人后共担当。老友记,嗱嗱霖去打疫苗了喂!”两人唱腔悠然响起,音调厚重沉稳、高亢昂扬,似从幽邃的巷道穿越而出,携着古风粤韵扑面而来。
作为守一艺术馆龙舟说唱团队成员,陈伯毅认为用传统文化的形式展示,用龙舟说唱的方式传播,不仅可以让广大市民认识到广府文化的精髓,而且力所能及地为丹灶防疫作出贡献。
为更好地传承“龙舟说唱”这项传统文化,每年暑假,杨美都会来到丹灶金沙幼儿园、丹灶金沙中学、丹灶中学等院校培训学生,排演粤剧折子戏、粤曲和小品节目。利用假期的冬令营、夏令营节点,杨美亦会教授仙岗社区的学生关于“龙舟说唱”的故事和技巧,并让他们体验一番。
“小孩对于锣鼓很感兴趣,每次他们体验的时候都很积极。”杨美表示,作为传承人,将龙舟说唱推广到各中小学校和村居,将本土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是她的责任也是她的坚持。
龙舟说唱·打疫苗
演唱:杨美、陈伯毅
作词:杨美、李仁生
防疫当前,人人贡献力量,
老少不甘人后共担当。
老友记,嗱嗱霖去打疫苗了喂!
新冠疫情防控,要万众一心;
将疫苗来接种,就有守护神。
保佑你福寿康宁、老少平安了喂!
一针二针种完,又种加强针,
免费接种疫苗一条龙服务!
丹灶全力扫除病毒隐患,真係值得庆幸。
提高防范意识,咪掉以轻心;
出门习惯戴口罩,仲要勤洗手,
因为我地系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